[实用新型]新型供电用熔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8959.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民;刘新建;刘洁;孙丙龙;宫开云;蔡青;张辉;李鹏;隋卫娟;曲雯雯;扈菁春;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利津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30 | 分类号: | H01H8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供电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断报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供电用熔断器。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运用这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大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熔断器是一种过电流保护器。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熔管以及外加填料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熔断器串联于被保护电路中,当被保护电路的电流超过规定值,并经过一定时间后,由熔体自身产生的热量熔断熔体,使电路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熔断器以金属导体作为熔体而分断电路的电器,串联于电路中,当过载或短路电流通过熔体时,熔体自身将发热而熔断,从而对电力系统、各种电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反时延特性,当过载电流小时,熔断时间长;过载电流大时,熔断时间短。因此,在一定过载电流范围内至电流恢复正常,熔断器不会熔断,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熔断器,其铜线与端盖及衬垫之间直接连接,由于端盖与衬垫都是拆卸不方便,使得铜线与端盖及衬垫之间的连接,在安装以及拆卸式很不方便,给施工带来不便,熔断器不工作,不能及时提醒工人故障,导致查找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供电用熔断器。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端盖、熔管、固定柱、熔体、石英砂、触发器、报警电路,熔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端盖1,所述的熔管2的内部设有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上固定熔体,所述的熔体上设有石英砂,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触发器,所述的触发器的外部连接报警电路,触发器为锥形结构,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a电极、b电极、电阻R1、R2、电容器C、晶体管V1、V2、V3和扬声器BL,a电极通过开关S和电源GB连接b电极,触发器位于a电极和b电极之间,电阻R1连接晶体管V1、V2、V3,所述的晶体管V1、V2、V3和电阻R2并联在a电极和b电极之间,晶体管V3连接扬声器BL。
所述的晶体管V1和V3之间并联电容器C,实现报警器稳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省力,装拆方便,成本低,熔断效果好,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通过设置金属盖板、外壳以及螺栓相配合使用,方便了熔断器的拆卸,以及后期的维护使用时;通过设置报警电路及时实现报警功能,提高报警故障查找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端盖1、熔管2、固定柱3、熔体4、石英砂5、触发器6、报警电路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端盖1、熔管2、固定柱3、熔体4、石英砂5、触发器6、报警电路7,熔管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端盖1,所述的熔管2的内部设有固定柱3,所述的固定柱3上固定熔体4,所述的熔体4上设有石英砂5,所述的端盖1上设有触发器6,所述的触发器6的外部连接报警电路7,触发器6为锥形结构,所述的报警电路7包括a电极、b电极、电阻R1、R2、电容器C、晶体管V1、V2、V3和扬声器BL,a电极通过开关S和电源GB连接b电极,触发器位于a电极和b电极之间,电阻R1连接晶体管V1、V2、V3,所述的晶体管V1、V2、V3和电阻R2并联在a电极和b电极之间,晶体管V3连接扬声器BL。
所述的晶体管V1和V3之间并联电容器C,实现报警器稳压工作。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中,当熔断器出现熔断时触发器6移动实现a电极和b电极接通,推动报警电路7工作,发光二极管VL2点亮;同时声音报警电路工作,扬声器发出报警声,湿度控制器通过控制热风机工作开始吹出热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利津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利津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8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钛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合物载体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