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9013.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畅福善;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国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端 嵌入 识别 整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公路汽车计重衡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超重上路压塌桥梁的恶性事故,屡见报纸电台。公路管理部门,为了保护公路路面和桥梁,不允许超重车辆上路。车辆上路,必须先称重,静态秤就是称重平台。静态秤秤台长度巨大,有17-25米长,甚至更长,其长度能容下一辆至两辆以上大型载重车辆。大型载重车辆静止停在静态秤秤台上,静态秤能准确测量被测车辆的总重。这就是公知的“一杆一车称重”模式。但是这种“一杆一车称重”模式,会带来车辆在公路入口的排长队,易造成拥堵。如何解决拥堵问题,实现静态秤快速计重,成为计重行业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沿用我公司的2015209023988号专利--前后端嵌入轴识别器的静态秤秤台,在静态秤秤台的前端和后端的左侧或右侧之一,以车轮先压为前,各设置一个不大于300毫米的台阶,台阶上安装轴识别器。台阶下再安装静态秤的称重传感器,上下两层传感器,即双层传感器前后台阶嵌入轴识别器的整车计重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按照本实用新型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的技术方案,即“双层传感器前后台阶嵌入轴识别器整车计重”技术方案: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包括地感线圈,红外光幕装置,MCU处理器,车牌识别摄像机,上位机,LED显示屏,前端轴识别器台面,前、后两端设置台阶的静态秤秤台,后端轴识别器台面,前端轴识别传感器组,静态秤称重传感器组和后端轴识别传感器组,其特征是,前、后两端设置台阶的静态秤秤台设置在两个安全岛之间的静态秤底座上,台面水平,且与车道平面平直;静态秤秤台前后端或左或右平台设置的轴识别器,台面水平,且与静态秤秤台台面平直;地感线圈设置在静态秤秤台前边5米处的车道之下;红外光幕装置设置在静态秤秤台前沿两侧的安全岛上;MCU处理器设置在静态秤秤台左侧的安全岛上,位于红外光幕装置之后5米处;同样,在MCU处理器设置之后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摄像机;同样,在车牌识别摄像机之后5米处设置上位机;同样,在车牌识别摄像机之后设置LED显示屏。
所述的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其特征是,地感线圈,红外光幕装置,前端轴识别传感器组,静态秤称重传感器组和后端轴识别传感器组电连接MCU处理器,MCU处理器和车牌识别摄像机电连接上位机,上位机电连接LE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前后端嵌入轴识别的整车计重装置的工作原理简述:当车辆驶入检测车道,依次经过地感线圈和红外光幕装置。当地感线圈被触发和红外光幕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光束被车辆阻断,即被触发。仅当地感线圈和红外光幕装置皆被触发的情况下,系统判断有车辆上秤,启动所有后续称重、拍照设备运行。车辆的第一个车轮开始上秤台,车轮首先将压过前端静态秤秤台和轴识别器台面。静态秤获得第一个轴重,轴识别器获得第一个轴信息;由于在前端轴识别器台面四个角下面分别安装有传感器,按照车辆的正常行驶方向,前端轴识别器台面的前后各两个传感器分别组成前后两组称重信号。当车辆经过时,两组传感器将先后分别给出车辆的轴重信号,并通过两组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根据两组信号的先后顺序判断出车辆的行驶方向。稍后第一个车轮压到轴识别器后端,前端轴识别器获得车辆运动方向信息和第一个轴重信息;车牌识别摄像机工作得到车辆的车牌信息,上传到上位机。
随后,车辆继续行驶,后续车轮压上前端轴识别器台面,前端轴识别传感器根据车辆被压的次数判断车辆轴数和运动方向,把轴数和运动方向数据传送给总控制器保存。以备整车过完以后判断车型。与此同时,静态秤称重传感器组也得到第一轴重加第二轴重,第一轴重加第二轴重加第三轴重,--。
再随后,整车压上前、后两端设置台阶的静态秤秤台。当整车车辆全部通过红外车辆分离器,完全驶入秤台后,称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时,上位机根据静态秤称重传感器组称重信号计算车辆总重,结合前端轴识别传感器的轴重信号和运动方向修正轴重,得出被测车辆完整的总重和轴重信息,并将这些重量信息和车牌信息上传至LED显示屏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国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国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9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拓展的分布式智能测重系统
- 下一篇:水位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