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遥控钥匙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0016.4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中朝;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电动车 遥控 钥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配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 遥控钥匙。
背景技术
电动车遥控器(Electric-BikeRemoteController)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 远方的电动车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这些信号被远方的电动车接收后,可以指 令或驱动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 手柄、开动电机,之后再由这些机械进行需要的操作。作为一种与红外遥控器 相补充的遥控器种类,在电动车、汽车的遥控控制及防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现有的电动车遥控钥匙一般具有开锁、上锁等遥控功能,使用方便。但对 于电动车泊车时存在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没有充分外照明的夜晚,如果使用遥 控钥匙打开后备箱或者座垫箱取物品,往往很难一次准确的插入钥匙孔,需要 多次进行试探摸索,有时需通过辅助光源,如手机进行照明,带来诸多不便。 特别是在冬天,骑行人通常带有厚手套,掏手机、电筒进行辅助照明很不方便。 本装置是在原有电动车遥控钥匙上加装一个辅助微照明模块,该模块具有体积 小、低功耗、寿命长,不破坏原有电路结构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遥控钥匙,通过将现有 的电动车遥控钥匙的内置开关设置为一个机械开关和感应开关双重开关,并连 接一发光二极管,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车遥控钥匙在夜间无光照的情况下不便于 看清钥匙上的控制开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遥控钥匙,包括电动车遥控钥匙电 源、遥控钥匙发射器、接收器、RF传输模块和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钥 匙发射器包括RF传输模块和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连接开关;所述开关包括 机械开关和感应开关,所述机械开关用于控制编码模块的启动,来控制RF传输 模块发射信号到电动车内部接收器上;所述感应开关与发光二极管连接,当人 体靠近感应开关10cm范围内,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接通负载,使发光 二极管在电动车遥控钥匙电源供电下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RF传输模块为射频发射器,所述编码模块为KEELOG编码 器。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遥控钥匙,通过将现有的电动车遥控 钥匙的内置开关设置为一个机械开关和感应开关双重开关,并连接一发光二极 管,通过在感应开关的作用下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闭合,由于二极管耗电量极低, 因此,可以长久使用不用更换电池;该电动车遥控钥匙壳体部分采用透明材质, 用于透光。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 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遥控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微照明的电动车遥控钥匙,包括电 动车遥控钥匙电源、遥控钥匙发射器、接收器、RF传输模块和开关,其特征在 于:所述遥控钥匙发射器包括RF传输模块和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连接开关; 所述开关包括机械开关和感应开关,所述机械开关用于控制编码模块的启动, 来控制RF传输模块发射信号到电动车内部接收器上;所述感应开关与发光二极 管连接,当人体靠近感应开关10cm范围内,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接通 负载,使发光二极管在电动车遥控钥匙电源供电下发光。
其中,RF传输模块为射频发射器,所述编码模块为KEELOG编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学院,未经安庆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滴喷射装置和液滴喷射方法
- 下一篇:预浸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