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伴热输油管的扁弧换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0548.8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好泵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0 | 分类号: | F28F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油管 扁弧换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油管,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伴热输油管的扁弧换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公开的伴热输油管伴热形式有两种:一是蒸汽管伴热,其结构一般包括管体和附着于管体下面的蒸汽加热管,蒸汽管利用流经蒸汽实现对管内的油伴热。然而,这种结构的蒸汽管为单一形式的圆管设置。蒸汽管与管体之间是弧面与弧面的线型接触,其接触面积很小,换热工质对管体重的油伴热只能靠弧面与弧面狭小的接触来传导热量,故热效率很低。二是电热带伴热,电热带利用电流流经自身产生热量实现对管体内的油伴热。然而,电热带具有功率衰减先天之特性,不利于输油管伴热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电热带是利用了宝贵清洁能源电能实现其低温加热,从节能意义上讲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浪费。
中国专利CN2473442Y公开一种输油管道换热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输油管,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输油管的外壁上包覆有加热装置,其结构为:在输油管外壁面包覆有用导热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夹层,环形密封夹层里充有导热介质,环形密封夹层外壁包覆有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内、外绝缘层之间夹有电热膜,电热膜通过引线与电源连接,该装置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节能,使用寿命长,装卸维修方便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的一种用于伴热输油管的扁弧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设有扁弧管,扁弧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换热工质进口和换热工质出口,所述扁弧管的横截面为1/2或1/4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曲率与输油管外表面的曲率等同,以便扁弧管贴合于输油管的外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管体。
所述扁弧管内可设有肋筋,所述肋筋可采用肋筋板、肋筋管或肋筋条等,用于增加输油管的管体温度;另外,为产生区隔换热工质流经通道。
由于扁弧管与输油管管体之间形成等同曲率面接触,扁弧换热管区隔通道用于制热工质的导液通道。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伴热输油管的加热装置进行改进,以管体曲平面接触的扁弧换热管代替单一形成的蒸汽圆管和消耗清洁能源的电热带,通过接口总成实现热泵热源对制热工质的热和弧扁换热管伴热管伴热输油管的技术要求。而且热效率高,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扁弧管2,扁弧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换热工质进口和换热工质出口,所述扁弧管2的横截面为1/2或1/4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曲率与输油管1外表面的曲率等同,以便扁弧管2贴合于输油管1的外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管体。
所述扁弧管2内可设有肋筋3,所述肋筋3可采用肋筋板、肋筋管或肋筋条等,用于增加输油管1的管体温度;另外,为产生区隔换热工质流经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好泵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好泵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花瓣管
- 下一篇: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