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式石油微生物试验用原油取样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0743.0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0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晶华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石油 微生物 试验 原油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微生物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升式石油微生物试验用原油取样桶。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采油实验以及对原油进行指标检测等实验中,实验人员经常要去油井采集油 样,然后拿回实验室进行检验,现有的实验人员用的原油取样桶多为普通的小铁桶或塑料 桶。实验人员在进行检验时,首先要拿小勺等工具将桶内的原油取出,由于原油黏度很高, 不容易被挖取,因而挖取原油的工作费时费力,非常不便,同时,由于原油的高黏度,很 多原油都附着在桶壁上无法被取出,这也浪费了大量的油样,由于原油内具有很多对人体 有害的挥发物质,因而长时间与原油近距离接触,也会损害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解 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4043952U提供了原油取样桶,这种取样桶是通过丝杆提升取样 桶内的托盘,进而实现取样桶的排料,但是这里的丝杆穿过托盘,并连接在取样桶底部, 这样就降低了托盘的密封性,进而使原油从丝杆与托盘之间的连接口泄漏出来,从而造成 了原油的浪费,而且这种装置的取样桶为密封结构,从而不方便装置后期的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式石油微生物试验用原油取样桶,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式石油微生物试验用原油取样桶,包括取样桶、固定座、加强板、托板、连 接螺栓、密封盖、固定块、手柄、提升螺杆和排料管,所述取样桶为圆柱形桶,且取样桶 上端开口,取样桶上端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密封盖,密封盖上端面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穿 设有提升螺杆,提升螺杆上端设有手柄,提升螺杆下端连接托板,托板与原料桶内壁相配 合,托板和提升螺杆之间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内的提升螺杆端部设有限位块,固定座外侧 和托板上端面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取样桶右上侧还设有排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和取样桶上端口之间设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升螺杆和固定块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表面设有防滑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样桶右下侧设有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排料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柄转动 提升螺杆,提升螺杆在沿着固定块转动的同时也会对托板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此时取样 桶内的原油随着托板一起向上运动,当原油液面超过排料管时,原油液就会溢出,此时取 样桶内壁和托板紧密贴合,而且托板上升是通过提升螺杆拉动固定座,进而带动托板上升 的,这样就解决了传统装置中存在的原油泄漏的问题,而且原料桶上端的密封盖为可拆卸 连接,从而方便了装置后期的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好,避免了原油 的泄露,而且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提升式石油微生物试验用原油取样桶,包 括取样桶1、固定座2、加强板3、托板4、通气孔5、连接螺栓6、密封盖7、固定块8、 手柄9、提升螺杆10、限位块101和排料管11,所述取样桶1为圆柱形桶,且取样桶1上 端开口,取样桶1上端通过连接螺栓6连接密封盖7,密封盖7和取样桶1上端口之间设 有密封垫,密封盖7上端面设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上穿设有提升螺杆10,提升螺杆10 和固定块8之间为螺纹连接,提升螺杆10上端设有手柄9,手柄9表面设有防滑螺纹,提 升螺杆10下端连接托板4,托板4与原料桶1内壁相配合,托板4和提升螺杆10之间设 有固定座2,固定座2内的提升螺杆10端部设有限位块101,固定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托 板4上,固定座2外侧和托板4上端面之间设有加强板3,所述取样桶1右上侧还设有排 料管11,取样桶1右下侧设有通气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晶华,未经王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栏立柱顶帽
- 下一篇:CFG桩、管桩路堤加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