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0755.3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丁月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 | 分类号: | B60N2/00;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儿童 安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儿童乘车出行也习以为常。 然而,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儿童数目相当惊人,非常遗憾的是,这其中有很多意外是 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惨痛的血泪事件提醒人们关注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国际上曾有一 个实验:一辆以每小时50公里行驶的汽车,如果发生碰撞,一个9公斤的儿童瞬时可以产 生275公斤的冲力,撞击的片刻,孩子会像子弹一样飞出车外。另外,也有研究结果证明: 汽车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如儿童座椅)可有效降低儿童受伤几率,伤亡的比例从11.5% 减少至3.5%。
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如儿童座椅)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行车安全。但是,如果儿 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如儿童座椅)没有正确安装或者没有安装到位、以及儿童没有系好安全 带等,行车过程中,很可能造成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如儿童座椅)功能失效,对儿童带来 伤害。相关技术中,需要驾驶员或者儿童家长手动检查,例如:观察是否安装到位、儿童是 否系好安全带,但是人为检测难免出现疏忽或者误判,从而不能很好地保证儿童的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该车辆的儿童安 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儿童乘车时发生以外,提升儿童乘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儿童座椅检测装置,所述儿童座椅检测装置与车辆的儿童座椅接口相连,以检测儿童座椅接 口状态;安全带检测装置,所述安全带检测装置与车辆的安全带接口相连,以检测安全带接 口状态;提示装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儿童座椅检测装置、安全带检测装置和 提示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儿童座椅接口状态和所述安全带接口状态确定儿童座椅未正确安 装和/或未系安全带时,控制所述提示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能够简单、方便且准确地判断出儿童座椅 是否安装到位且儿童是否已经系好安全带,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儿童乘车时发生以外,提升儿 童乘车的安全性。另外,该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 术特征: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启停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 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座椅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儿童座椅接口内的限位开关,所述安全 带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安全带接口内的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门锁信号接收装置,所述门锁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以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门锁信号;儿童安全锁,所述儿童安全锁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 根据所述门锁信号判断车门落锁时控制所述儿童安全锁锁止。
进一步地,还包括:车窗升降器,所述车窗升降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 所述门锁信号判断车门落锁时控制所述车窗升降器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提示装置为车辆的仪表和/或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 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该车辆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儿童乘车时发生以外,提升儿童乘车的 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 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 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儿童安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侧铰链总成
- 下一篇:一种地铁碳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