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0822.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房超;房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和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贺芹芹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减温器 汽水 板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由于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节能基建投资,有效换热面积大, 重量轻,传热效率高,组装灵活,拆卸、清洗、检修方便等优点,在石油、化工、 冶金、医药、造纸、食品、供热等多种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板式换 热器中的密封胶垫不能耐高温,不宜长时间在180℃的条件下工作,更不能在超 过180℃的温度下工作,不适合高温蒸汽介质换热,这样就会使板式换热器在较 高温度下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减温器的汽 水板式换热器,该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具有解决了板式换热器不能应 用于高温蒸汽进行换热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 的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热媒进口管、热媒出口管、冷媒进口管和冷媒出口管,所 述的热媒进口管与冷媒出口管之间设置有减温器,所述的减温器为卧式管壳式换 热器,减温器的上部设置有热媒一次进口管,下部设置有热媒一次出口管,所述 的热媒一次出口管与热媒进口管相连,减温器的左侧设置有冷媒二次进口管,右 侧设置有冷媒二次出口管,所述的冷媒二次进口管与冷媒出口管相连。
所述的热媒一次出口管通过第一弯管与热媒进口管相连,且第一弯管与热媒 一次出口管和热媒进口管之间分别通过法兰相连。
所述的冷媒二次进口管通过第二弯管与冷媒出口管相连,且第二弯管与冷媒 二次进口管和冷媒出口管之间分别通过法兰相连。
所述的减温器上部设置有放气口和压力表接口。
所述的减温器通过支架固定在换热器本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 出的有益效果:解决了板式换热器不能应用于高温蒸汽进行换热的弊端,避免高 温损坏换热器中的密封胶垫,易清洗,维护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器本体,11、热媒进口管,12、热媒出口管,13、冷 媒进口管,14、冷媒出口管,2、减温器,21、热媒一次进口管,22、热媒一次出 口管,23、冷媒二次进口管,24、冷媒二次出口管,25、放气口,26、压力表接 口,3、第一弯管,4、法兰,5、第二弯管,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 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1, 所述的换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热媒进口管11、热媒出口管12、冷媒进口管13和 冷媒出口管14,所述的热媒进口管11与冷媒出口管13之间设置有减温器2,所 述的减温器2为卧式管壳式换热器,减温器2的上部设置有热媒一次进口管21, 下部设置有热媒一次出口管22,所述的热媒一次出口管21与热媒进口管11相连, 减温器2的左侧设置有冷媒二次进口管23,右侧设置有冷媒二次出口管24,所述 的冷媒二次进口管23与冷媒出口管14相连。
所述的热媒一次出口管21通过第一弯管3与热媒进口管11相连,且第一弯 管3与热媒一次出口管21和热媒进口管11之间分别通过法兰4相连。
所述的冷媒二次进口管23通过第二弯管5与冷媒出口管14相连,且第二弯 管5与冷媒二次进口管23和冷媒出口管14之间分别通过法兰4相连。
所述的减温器2上部设置有放气口25和压力表接口26。
所述的减温器2通过支架6固定在换热器本体1的上部。
换热器本体1上的冷媒进口管13进入的是采暖回水,减温器2上的冷媒二次 出口管24排出的是采暖送水,减温器2上的热媒一次进口管21上进入的过热蒸 汽,换热器本体1上的热媒出口管12排出的是冷凝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和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和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用电源线
- 下一篇:无毒害粉彩颜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