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1442.X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马世峰;郭建伟;刘桂平;王作儒;曹虎生;黄亚永;马世海;程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北京鑫源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制冷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井下的制冷主机。
背景技术
制冷主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其在矿井下应用时,需要为 各个部件以及连接各个部件的管路找到合适的安装空间,由于井下空间狭小,通常很难分别 为制冷主机中找到合适的安装空间,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井下的方便安装的模块化制冷主机。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包括第一撬块和第二撬块,所述第一撬块包括主机框架, 所述主机框架上安装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之间依次通 过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电机安装在主机框架上,所述第二撬块包 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固定设置在支承座上,所述压缩机、节流阀分别通过金属软管与蒸发 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其中所述主机框架为长方体型桁架结构,其包括均为长方 形结构的上框和下框,所述上、下框之间连接有竖支撑板,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均 安装在长方体型桁架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其中所述上框以及竖支撑板上均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其中所述支承座为设在蒸发器下方的两个鞍座。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其中所述鞍座上设有接地板。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要部件进行模块 化设计,即将压缩机、冷凝器及节流阀安装在主机框架上组装成第一撬块,蒸发器安装在支 承座上组装成第二撬块,只要在井下找到第一、二撬块的安装空间并进行安装,之后用金属 软管将两个撬块中的部件进行连接即可,安装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中第一撬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中第一撬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中第一撬块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中第二撬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包括第一撬块和第二 撬块,所述第一撬块包括主机框架1,所述主机框架1上安装有压缩机2、冷凝器3和节流阀, 所述压缩机2、冷凝器3和节流阀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机2通过联轴器4与电 机5相连,电机5安装在主机框架1上,所述第二撬块包括蒸发器6,所述蒸发器6固定设 置在支承座上,所述压缩机2、节流阀分别通过金属软管与蒸发器6相连。
主机框架1为长方体型桁架结构,其包括均为长方形结构的上框和下框,所述上、下框 之间连接有竖支撑板,所述压缩机2、冷凝器3和节流阀均安装在长方体型桁架结构内。
为了方便将第一撬块吊出或吊入矿井,在第一撬块的上框以及竖支撑板上均设有吊耳7。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其中所述支承座为设在蒸发器6下方的两个鞍座8,鞍座8 的上端面为下凹形,以便与蒸发器6的圆柱形壳体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其中所述鞍座8上设有接地板9,通过接地板9能够加强 鞍座8与地面的固定,使鞍座8更加稳固。
第一撬块上还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一控制箱内,控制箱固定在第一撬 块的主机框架1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制冷主机的运行与停止。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蒸发器6、电机5以及控制装置均为现有 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制冷主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要部件进行模块 化设计,即将压缩机2、冷凝器3及节流阀安装在主机框架1上组装成第一撬块,蒸发器6 安装在支承座上组装成第二撬块,只要在井下找到第一、二撬块的安装空间并进行安装,之 后用金属软管将两个撬块中的部件进行连接即可,安装方便。
实际使用过程中,多台模块化主机并联运行,可以根据井下热负荷自动调节运行台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运行可靠性高;模块化组合设计,每个单元既可以单独运转,也可以与其他单元联合 运转,方便降温系统制冷容量的调节,也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北京鑫源九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北京鑫源九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1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水压致裂原理可迅速提高岩体渗透性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分级让压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