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177.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东;付小兵;汪海宇;王东;曹亮;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王淳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吊顶幕墙施工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现阶段,传统吊顶幕墙安装技术主要为脚手架、升降式平台和蜘蛛车等,但是脚手架费用较高且脚手架材料运输不方便,而升降式平台及蜘蛛车无法运输到工作面,因此,现有的吊顶幕墙安装工艺在面对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情况下,利用传统的脚手架、蜘蛛车等施工,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施工进度上都无法满足现场作业要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其可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安装速度,解决超高、大跨度且面积较大的平台吊顶的施工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它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索道及吊挂于该索道下方的吊篮;该索道位于建筑吊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且各索道上均设有可滑动的起重滑轮,该起重滑轮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包括矩形框架,该框架内表面铺设有钢网,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该吊耳与该手拉葫芦的锁链固定连接。
所述建筑主体的混凝土结构柱四周固定有钢通焊接而成的矩形钢架,所述索道两端固定在两个混凝土结构柱的矩形钢架侧面。
所述建筑主体的楼板固定设有钢板,该钢板上设有竖向的工字钢,所述索道两端固定在两个工字钢侧面;该工字钢背向所述索道的一侧设有支撑钢通,该支撑钢通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楼板和该工字钢上,且该支撑钢通与该楼板呈30度。
靠近所述吊耳处还设有安全吊耳,所述索道上方设有防坠索道,该防坠索道上设有可滑动的安全滑轮,该安全吊耳与该安全滑轮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所述的吊顶操作平台还包括安全索道,固定在建筑主体,与工人的安全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可以降低吊顶幕墙的施工难度,提高安装速度,解决超高、大跨度且面积较大的平台吊顶幕墙的施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索道与建筑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索道与建筑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它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索道1及吊挂于该索道1下方的吊篮2。该索道1位于建筑主体3的吊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3固定连接,且各索道1上均设有可滑动的起重滑轮4,该起重滑轮4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2包括矩形框架,该框架内表面铺设有钢网21,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22,该吊耳22与该手拉葫芦的锁链固定连接。
如图2所述,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吊篮底架23,其采用钢型装配式,每衔尺寸为4m*4m,吊篮底架23加工方式材料一致。吊篮底架23钢框相互平行、采用50*50*4的钢通为主要受力构件,并以平行的5根50*50*4的钢通将其连成一体,中间辅以L40*4角钢和钢通四周角焊,篮框侧边防护采用L63*5角钢与钢通焊接连为一体形成框架,框架内满铺钢网21。
另外,为了二次防坠,靠近该吊耳22处还设有安全吊耳,该索道1上方设有防坠索道11,该防坠索道11上设有可滑动的安全滑轮(图未示意),该安全吊耳与该安全滑轮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还包括安全索道,固定在建筑主体3,固定方式可以与该索道1类似,在工人施工时,与工人的安全绳连接。建筑主体3结构平台两端同时各安置一台卷扬机,用于牵引操作平台移动,作业时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3所示,对于建筑主体3有混凝土结构柱31的工况,在该建筑主体3的混凝土结构柱31四周固定钢通焊接而成的矩形钢架32,该索道1两端固定在两个混凝土结构柱31的矩形钢架32侧面。
如图4所示,对于建筑主体3没有混凝土结构柱的工况,在该建筑主体3的楼板33上固定钢板5,该钢板5上设有竖向的工字钢51,该索道1两端固定在两个工字钢51侧面。该工字钢51背向该索道1的一侧设有支撑钢通52,该支撑钢通5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楼板33和该工字钢51上,且该支撑钢通52与该楼板33呈30度。
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的安装步骤如下:
(1)每次安装前必须检查安装构件,如有焊缝、钢丝绳等损伤必须及时修补或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模板铝合金主次龙骨型材
- 下一篇:一种稳定便携式马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