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冷却器渗漏检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593.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刘晓军;吴小林;余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普***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冷却器 渗漏 检测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漏检测工具,尤其是对水轮发电机组上的空气冷却器进行渗漏检测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电站水轮发电机冷却主要采用空气冷却系统,发电机定子机座外围均匀布置有多组空气冷却器,发电机运行时转子旋转产生空气流动,将定子、转子等部位产生的热量带至空气冷却器处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冷却效果,因此空气冷却器是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所需的必要辅助设备。
空气冷却器主要由多根铜管并排组成,铜管外侧装有散热片,铜管上下两端由支撑板进行固定,支撑板外侧由端盖进行封闭,上下端盖与技术供水管路相连,运行中铜管内通有一定压力水流。冷却器长时间运行后在水力冲刷、水中泥沙杂物堵塞腐蚀等情况下,将导致冷却器铜管渗漏,同时铜管与支撑板采用胀口形式连接,长时间运行后胀口部分存在间隙导致端部渗漏。由于铜管为多排布置且外侧装有散热片,运行中靠里侧的铜管发生渗漏时,只能看到带压的水流从冷却器本体喷出,不能准确判断为哪根渗漏。铜管与或支撑板胀口处发生渗漏时,由于散热片遮挡也不能准确判断为哪个端部渗漏,不能准确找到渗漏点将影响冷却器的维修,而冷却器整体更换费用较高,因此水电站设备维护中需研制一种专门工具检测冷却器渗漏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渗漏检测工具,可用于水轮发电机组空气冷却器铜管本体渗漏或铜管与端盖连接部位渗漏的检测,以便于空气冷却器的维修。
为达到渗漏检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进水管的管壁加工有进水孔,进水管放入冷却管中,进水管带有螺纹并通过端部接头和尾部端头分别密封冷却管的两端,进水管的端部接头端通过橡胶软管连接着压力水源。
在位于冷却管两端的位置处分别配置有前端密封垫和后端密封垫,并由端部接头和尾部端头分别压紧在冷却管端面。
进水管的后端连接一实心连接杆,连接杆后端带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尾部端头,且进水管与连接杆连接后的长度比冷却管的长度长4~10mm。
进水管的端部接头上的橡胶软管所连接的压力水源为加压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用于对空气冷却器的单根冷却铜管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从而检测渗漏部位。检测时将空冷器冷却铜管两端封堵,检测工具外端与加压泵连接,将加压的水打入冷却铜管内进行升压,从而检测铜管本体、接口处渗漏情况。进水管为金属钢管,进水管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为实心金属圆钢。
冷却器两端封堵后进行打压,一方面可以检测冷却铜管本体漏水情况,另一方面冷却管端部的密封垫大于铜管与支撑板胀口接触处,因此还可以检测端部渗漏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只需将空气冷却器端盖拆除,对冷却器铜管逐根封堵打压,检测其渗漏情况,就能最终找出准确渗漏部分,根据渗漏情况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橡胶软管;2-端部接头;3-进水管;4-进水孔;5-连接杆;6-尾部端头,7-前端密封垫,8-冷却管,9-空气冷却器,10-冷却管支撑板;11-后端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将空气冷却器两端端盖拆除后,将本实用新型的渗漏检测工具的进水管3和连接杆5一体插入需检测的冷却管内8,橡胶软管1的一端与端部接头2连接,另一端连接压力水(即加压泵,图中未画),用于输送压力水所需,尾部端头6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杆5上,端部接头2和尾部端头6在拧紧过程中使前端密封垫7和后端密封垫11从两端封住所需检测的冷却管,防止压力水渗漏。连接好后,启动加压泵打压,压力水从进水孔4流出进入冷却管8内,加压泵持续工作逐步提高冷却管8内压力,直至达到检测所需压力,然后观察此根冷却管8本体及端部(即胀口连接处)是否有渗漏情况,从而判断此冷却管8的完好情况。采用相同方法依次对每根冷却管进行检测,从而就可找出损坏的冷却管,根据损坏部位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
由于不同电站水轮发电机空气冷却器尺寸存在差异,因此渗漏检测工具长度、连接杆管径及接头部分需根据不同冷却器尺寸进行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