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光式太阳能淡水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791.3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劢;刘俊;余一鸣;马浩;来振亚;王修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14;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秦月贞 |
地址: | 1022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太阳能 淡水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聚光式太阳能淡水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洁净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已成为严峻的世界性问题。有关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有10亿多人缺乏洁净的饮用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但7%的水资源却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为世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作出了贡献。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的1/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此外,我国还面临严重的水质危机。目前我国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水质污染都很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仅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严峻考验,还存在着另一个日益突出的严重问题:能源问题。由于上世纪我国专注于经济发展,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及能源浪费,致使我国的化石能源的储量急剧下降,不能满足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另外,化石能源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显著,世界环境组织号召各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当积极的响应,力争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步伐。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实现海水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缺水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都呈大型化趋势,并且耗能较高,处理设备复杂,成本也较高。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光式太阳能淡水提取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光式太阳能淡水提取装置,包括一自动跟光式太阳能收集装置,所述自动跟光式太阳能收集装置包括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设有锅体,所述锅体上设有锅架,所述锅架通过其顶端固定设有的支架设有集热水箱,所述集热水箱通过磁力泵与中空纤维膜组件相连;中空纤维膜组件与出水装置相连,所述出水装置包括与中空纤维膜组件连接的冷凝管和与冷凝管连接的水环式真空泵,所述冷凝管与水环式真空泵之间设有产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磁力泵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连接管路上设有蒸汽流量计、压力表和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水箱的下端连接有废液槽。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水箱通过循环泵连接有一海水水箱,所述集热水箱与海水水箱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水箱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带。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水箱包括透明U形箱体和设有透明U形箱体下端可拆卸的底盘。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与透明U形箱体下端通过螺纹相连,且连接处设有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太阳能来净化海水、苦咸水以及泥水等,实现了太阳能和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淡水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跟光式太阳能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集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