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陡坡偏压条件下小净距双行隧道的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795.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兴;李伟平;王薇;谢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坡 偏压 条件下 小净距 双行 隧道 支护 结构 | ||
1.一种陡坡偏压条件下小净距双行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于浅埋侧隧道和深埋侧隧道周围的注浆导管以及系统锚杆;其中:
对于浅埋侧隧道,注浆导管的布设范围从浅埋侧隧道远离中夹岩一侧的拱 肩至靠近中夹岩一侧的拱脚;系统锚杆的布设范围从浅埋侧隧道远离中夹岩一 侧的拱肩至远离中夹岩一侧的拱脚;
对于深埋侧隧道,注浆导管的布设范围从深埋侧隧道的拱顶至靠近中夹岩 一侧的拱脚;系统锚杆的布设范围从深埋侧隧道的拱顶至远离中夹岩一侧的拱 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布置于浅埋侧隧道和深 埋侧隧道周围的注浆导管沿环向和纵向呈梅花形布置,相邻两根注浆导管的环 距为0.3~1.5m,纵距为0.5~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布置于浅埋侧隧道和深 埋侧隧道周围的系统锚杆沿环向和纵向呈梅花形布置,相邻两根系统锚杆的环 距为1~1.5m,纵距为0.5~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导管与浅埋 侧隧道或深埋侧隧道轴线呈10°~9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深埋侧隧道周围的系统 锚杆比浅埋侧隧道周围的系统锚杆至少长出1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系统锚杆采用先锚后灌式的中空注浆锚杆、注浆导管或砂浆锚杆,其外径为 25~100mm,壁厚为5~12mm,长度为3~10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注浆导管采用壁上开孔的钢管,其外径为42~150mm,壁厚为4~10mm,长度为 5~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7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输出阀门
- 下一篇:一种保温墙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