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3453.1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胡振杰;田喆;王建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源热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基于设计负荷确定地埋管数量以及地源热泵机组数量和参数。该种设 计方法存在较多弊端:地埋管数量众多,占地面积大,初投资过高;建筑冬夏两季负荷 不平衡造成地源热泵冬夏两季向土壤中的取热量和排热量不平衡,导致土壤温度偏离设 计值,使得土壤温度失衡;土壤温度失衡导致地源热泵系统能效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降低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年限。
初投资高、土壤温度失衡、使用年限减少的弊端降低了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效果和 使用范围。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基于土壤温度对地源热泵系统的供能量进行调节。 为消除现有地源热泵系统的弊端,需要提出更佳的系统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该 系统能够对基于土壤温度对地源热泵系统的供能量进行调节,解决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冬 夏季冷热负荷不均所导致的土壤温度失衡问题,保证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地 源热泵系统,包括并联的地源热泵子系统、燃气锅炉子系统和电制冷冷水机组子系统以 及用户侧循环泵和空调末端设备;所述地源热泵子系统包括地温监测井、地埋管换热器、 地源侧循环水泵、地源热泵和第一电动两通阀;依次连接的所述地埋管换热器、所述地 源侧循环水泵和所述地源热泵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依次连接的所述地源热泵、所述用户 侧循环泵和所述空调末端设备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在连接所述地源侧循环水泵与所述用 户侧循环泵的供水管路上设有所述第一电动两通阀;所述地温监测井设置在所述地埋管 换热器周围;所述燃气锅炉子系统包括燃气锅炉和第二电动两通阀,依次连接的所述燃 气锅炉、所述用户侧循环泵和所述空调末端设备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在连接所述燃气锅 炉与所述用户侧循环泵的供水管路上设有所述第二电动两通阀;所述电制冷冷水机组子 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侧循环泵、电制冷冷水机组和第三电动两通阀,依次连接的所述 冷却塔、所述冷却侧循环泵和所述电制冷冷水机组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依次连接的所述 电制冷冷水机组、所述用户侧循环泵和所述空调末端设备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在连接所 述电制冷冷水机组与所述用户侧循环泵的供水管路上设有所述第三电动两通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长期高效,该系统综合了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能)和常规能源(燃气、电力) 的优点,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冬夏季冷热负荷不均所导致 的土壤温度失衡问题,保证了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的运行。
二)控制合理,通过地温监测井的监测数据对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做到 控制有据可依。
三)初投资低,通过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复合,使得该系统的初投资较常规可 再生能源系统降低20%~40%。
四)经济性好,系统运行能效高,能源消耗量少,节约运行费用。
五)环境效益好,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的少,环境效益明显。
综上,本实用新型将燃气锅炉、电制冷冷水机组和地源热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 现了可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的综合利用,在解决土壤失衡的基础上,提升了能源利用效 率、降低了系统初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的综 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源热泵子系统,1-1、地温监测井,1-2、地埋管换热器,1-3、地源侧 循环水泵;1-4、地源热泵,1-5、第一电动两通阀,2-1、燃气锅炉,2-2、第二电动两 通阀,3-1、冷却塔,3-2、冷却侧循环泵,3-3、电制冷冷水机组,3-4、第三电动两通 阀,4、用户侧循环泵,5、空调末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并联的地源热泵子系统1、燃气锅炉子 系统2和电制冷冷水机组子系统3以及用户侧循环泵4和空调末端设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3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湿图书馆书架
- 下一篇:一种气密空间的除湿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