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稀土掺杂Low-E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4784.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武;王小峰;丁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坤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稀土 掺杂 low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辐射镀膜玻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稀土掺杂Low-E玻璃。
背景技术
我国是能耗大国,能源消耗世界第一,其中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左右,特别是玻璃 部分的能耗就占了建筑能耗的50%以上,这意味着要从改变玻璃的性能来减少热能的损失, 最有效的方法是抑制其内表面的辐射。普通浮法玻璃的辐射率高达0.84,当镀上一层以银为 基础的低辐射薄膜后,其辐射率可降至0.15以下。因此,用Low-E玻璃制造建筑物门窗,可 大大降低因辐射而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的传递,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现有的Low-E低辐射玻璃具有较低的面电阻主要是由于具有导电性能优良的银层,所以 纯银层是Low-E薄膜的核心功能层。但由于现有Low-E薄膜的纯银层存在被氧化而导致 Low-E中空失效、变色的缺陷,另外,虽然增加银层厚度可以降低膜层的面电阻从而提升隔 热性能,但银层的厚度增加是有限度的,银层太厚会降低低辐射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消弱 玻璃透光的作用。因此,如何保证Low-E低辐射玻璃可见光透光性的基础上达到好的节能效 果是目前Low-E低辐射玻璃应用遇到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稀土掺杂Low-E玻璃,该高性能稀土掺 杂Low-E玻璃具有防止功能层被氧化而失效、变色以及良好的透光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稀土掺杂Low-E玻璃,包 括依次设置的玻璃基层、第一保护层、第一介质层、第一阻挡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 第二功能层、第三介质层、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均选自氧化钛层、氧化铌 层、氧化锆层、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氮化锆层、氮化铌层中的一种,而第一介质层、第二 介质层、第三介质层均选自氧化锡层、氧化锌层、氧化锌锡层、AZO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功能层为金属层或稀土掺杂金属复合材料层,金属层或复合材料层中的金属均 选自金、银、银铜合金、铜中的一种,功能层的厚度为7~25nm。
进一步,第一阻挡层选自氮化铌层、氮化铬层、氧化铬层、氧化铌层、铬层、铌层、镍 铬层中的一种,第一阻挡层的厚度为2~10nm。
进一步,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为5~50nm。
进一步,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的厚度为10~50nm。
进一步,玻璃基层的厚度2~15mm,选自普通浮法玻璃、超白浮法玻璃、着色玻璃中的 一种,优选4~8mm的超白浮法玻璃,进一步优选5~6mm的超白浮法玻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外均设置有保护层,该保护层可延 缓内部功能层受氧化而失效,另外,通过将功能层设置成金属层或稀土掺杂金属复合材料层, 同时通过介质层、阻挡层以及功能层的排列设置,从而保证高性能稀土掺杂Low-E玻璃的使 用寿命以及良好的透光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性能稀土掺杂Low-E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基层,2-第一保护层,3-第一介质层,4-第一阻挡层,5-第一功能层,6-第 二介质层,7-第二功能层,8-第三介质层,9-第二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 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 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 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坤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坤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超重力反应器生产糠醇的装置
- 下一篇:LED灯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