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震防火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4867.6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邓烜;曾德民;蒋航军;杜志超;程竹;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4 | 分类号: | E04B1/94;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或隔震层的防火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隔震建筑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隔震装置通常使用的是隔震支座,隔震支座是橡胶制品,在隔震建筑中是及其重要的部件。但其耐火性能差,在火灾发生后,将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为了确保隔震建筑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正常使用,进而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必须着重考虑隔震建筑隔震节点的防火构造。
同时隔震层的防火工程不同于一般建筑防火,因为隔震建筑的构造要求,与隔震相关的建筑构件需要在地震来临时自由移动,其防火构造必然丧失完整性,需要设计特殊的防火节点,以满足消防的各项要求。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建筑隔震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建筑隔震支座技术的应用也较完备,隔震技术的配套技术,隔震支座防火防护装置的变形能力也需要能达到300mm~800mm,方能够满足建筑隔震的功能要求,而我国目前隔震建筑的设计、施工中均没有考虑隔震层和隔震支座的防火保护问题,处于技术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震防火构造,要解决现有的隔震建筑的隔震层和隔震支座的防火技术不完备,无法保证隔震建筑在火灾来临不被破坏,降低建筑在地震来临时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震防火构造,包括隔震层上板、隔震层下板、位于隔震层上板和隔震层下板之间并围合在该隔震层空间四周的竖向的防火板以及防火板封堵装置,所述防火板的中部断开形成水平的、绕隔震层空间一周的地震错动缝,所述防火板封堵装置固定于地震错动缝内,防火板封堵装置与地震错动缝的尺寸相适应。
所述地震错动缝将防火板分为上层防火板和下层防火板,
所述上层防火板的上部与隔震层上板之间设有上连接角钢,上连接角钢的横肢与隔震层上板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上连接角钢的竖肢与上层防火板通过第一穿板螺栓固定连接,
下层防火板的下部与隔震层下板之间设有下连接角钢,下连接角钢的横肢与隔震层下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下连接角钢的竖肢与下层防火板通过第二穿板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防火板封堵装置包括防火填充材料、绝热材料、材料外固定板和板材连接件,所述防火填充材料、绝热材料和材料外固定板均沿地震错动缝通长设置,材料外固定板外包并固定于防火填充材料和绝热材料的顶部,所述板材连接件沿地震错动缝间隔设置,板材连接件的下部与材料外固定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板材连接件的上部与上层防火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防火填充材料的顶部设有沿地震错动缝通长设置的凹陷,该凹陷处填满绝热材料。
所述材料外固定板为U型钢板,U型钢板的中部、防火填充材料的凹陷处开有一道沿地震错动缝通长设置的冷热桥构造缝。
所述防火板为容重400~450kg/m3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防火填充材料为高密度岩棉。
所述隔震层上板为建筑隔震层上部梁板,所述隔震层下板为建筑隔震层下部梁板。
所述隔震层上板为隔震支座上支墩,所述隔震层下板为隔震支座下支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火板将隔震层空间四周进行封闭式的围合,并通过将防火板一分为二,地震错动缝中放置防火板封堵装置的措施,保证地震发生时,隔震支座会发生水平变形。当上部结构发生平动运动时,隔震层也会发生相对水平运动,本实用新型的隔震防火构造也会随之发生相对水平运动,其中上层防火板和防火板封堵装置将随隔震层上部梁板和上部结构一同发生平动运动,隔震层和隔震支座恢复原位后,上层防火板和防火板封堵装置也将恢复原位,重新形成闭合空间,保证隔震层和隔震支座的防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防火装置具有满足规范要求的耐火性能,防火板封堵装置主要是保证地震来临时整个防火装置的变形能力。本实用新型的防火板封堵装置设计巧妙,与上层防火板和下层防火板连接牢固,提高隔震层和隔震支座的防火能力,进而保证隔震建筑的安全性,促进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汇流排的修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刺绣机的减振底脚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