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走行部实时温度无线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6386.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华;阮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物之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18 | 分类号: | G01K7/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走行部 实时 温度 无线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走行部实时温度无线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走行部的安全隐患,是世界各国轨道车辆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严重制约着轨道车辆事业的发展,而重大的故障隐患甚至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需要对列车环境温度、齿轮箱、轴箱、牵引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温度监测。现有技术中,铁路上温度监测采用以下三种测温方式:
一、在关键部件上粘贴温度试纸,温度试纸是目前轨道交通领域温度监测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方式,其具有价格低廉和容易固定等优点,然而也存在以下缺点:1、只能粗略观测出温度最高值,无法了解其温度变化趋势,且粘贴部位仅局限于检修人员肉眼可视区域;2、由于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环境恶劣,线路粉尘大,常造成温度试纸脱落或表面模糊不清,造成人为观测困难,费时费力,且更换频繁;3、该测温方式非自动化手段,故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检测活动有滞后性;
二、采用定点红外测温方式,定点红外测温也是目前主流的测试方式之一,主要功能为配合车号识别系统定点监测过往车辆的轴箱温度,实现自动化监测并实时告警,监测过程无需人为观测,但其缺陷明显:1、受红外检测设备安装位置的限制,仅能监测转向架表面轴箱的温度,无法测量齿轮箱、电机等转向架内部或车体内部件的温度;2、红外测温设备一般安装在车站附近,每隔一段时间仅能监测一次,无法获取连续的数据链;
三、设置感温电子标签,部分走行部管理系统会采用感温电子标签进行配合,该感温电子标签如申请号为201320340879.5,一种适用于火车上使用的温度电子标签揭示了优化结构来提高温度电子标签的防水性能,虽然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火车上,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温度采集周期和数据发送周期无法进行自动调节;2、电子标签功耗较大,造成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走行部实时温度无线管理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行部实时温度无线管理系统,以对列车任何位置温度进行实时且自动化监测,便于操作人员检测,提高工作效率获取完整的数据链,实现数据自动收发,降低电子标签功耗,拓宽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走行部实时温度无线管理系统,包括有源电子标签、中继器、服务器和客户端装置,有源电子标签包括温度传感器、MCU芯片、温度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MCU芯片分别连接温度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传输模块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接收模块,第一通讯模块与接收模块相互连接,中继器包括供第一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的第二通讯模块和供接收模块无线连接的发射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与发射模块相互连接,第二通讯模块依次连接服务器和客户端装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100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分别为2.4GHz第一通讯模块和2.4GHz第二通讯模块,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分别为125kHz接收模块和125kHz发射模块。
所述客户端装置为触屏读写器,触屏读写器上设有客户端系统,触屏读写器包括第三通讯模块和以太网通讯模块,第三通讯模块与以太网通讯模块相互连接,第三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第二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连接服务器。
所述客户端系统包括处理器、参数设置模块、告警模块、信息查询模块、报表打印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处理器分别连接参数设置模块、告警模块、信息查询模块、报表打印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第三通讯模块为2.4GHz第三通讯模块。
所述有源电子标签内设有一锂电池,锂电池的容量为1900mAh。
走行部实时温度无线管理系统还包括时间设定模块,所述MCU芯片连接时间设定模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列车任何位置温度进行实时且自动化监测,监测的温度数据在客户端装置上体现,使检修人员可以方便地且直观地观测温度变化趋势,不受运营环境的影响,省时省力,无需更换,大大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实现对任何位置的温度监测,而且通过温度传感器、有源电子标签和中继器之间的配合,最终在服务器上获取完整的数据链,不仅有利于后期的信息分析,而且加强了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物之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物之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6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千分尺检测仪
- 下一篇:远程温度传感器的硬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