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侧固定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7342.8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43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固定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线侧固定封堵器,属于户外电柜的电缆布设设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避免火、水及其它异物进入电柜设备,特别是户外的电柜设备内部 引起电力设备故障,需要对电柜电缆的进出口进行封堵。现有户外固定封 堵方式有防火泥封堵和橡胶充气式封堵器。传统的防火泥不能够满足户外 高低温变化、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下防火、防水、防异物的功能。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722166U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柜电缆进出线装 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半圆环封堵块和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封堵块的压片,所 述封堵块内圈处设有封堵带,所述封堵带采用充气式。通过压片将两个半 圆形封堵块相连接,安装到位后,对封堵带进行充气,实现封堵。
上述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封堵电柜电缆进出线口,但 在电缆经过反复多次的短距离位移、或是温差变化大及狂风暴雨等恶劣环 境下,橡胶充气式封堵器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电缆的封堵效 果变差,同时位于户外的电柜需要经受风吹雨淋,雨水容易从电缆进出线 口处渗入到电柜中,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经过反复多次 的短距离位移、或是温差变化大及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下,封堵器的位置 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封堵效果变差,并且雨水容易通过电缆进出线口处渗入 到电柜中、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可靠的螺钉连接 将封堵器固定在电柜上、并且能够适应户外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且可防 止雨水进入电柜中的管线侧固定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侧固定封堵器,包括:
第一压板,包括圆环形底板,以及成型在所述底板上的弯管,所述弯 管与所述底板中心的通孔连通;
第二压板,为多边形或者圆形,中心具有圆形通孔,且所述第二压板 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外径,所述第二压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与电柜 的铁盘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环形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中间开有通 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中间的通孔对齐形成供电缆 穿过的通道;
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使所述环形密封件受到 挤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由两个相同的部分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底板部 分交叉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板为方形,所述第二压板由两个相同的部分相互 交叉重叠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的底板和第二压板上分别成型有均匀分布的四 个通孔,其中两个通孔设在底板或者第二压板的交叉重叠处,所述紧固件 穿过所述通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的底板成型有容纳所述螺栓紧固件的螺栓头部 的圆形槽;所述第二压板上成型有六角槽,所述螺栓紧固件的螺母镶嵌在 所述六角槽内。
优选地,所述环形密封件受压时沿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径向向内鼓起。
优选地,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外壁上沿周向成型有纵截面为C形的环形 槽。
优选地,所述环形密封件由低苯基硅橡胶制成。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弯管为圆弧形弯管,所述弯管 中轴线的弧度为(1/6-1/2)π。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侧固定封堵器,第二压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与 电柜的铁盘固定连接的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将整个封堵器安装固定在电 柜的铁盘上,同时环形密封件与电缆外壁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因此 电缆固定封堵器可以承受电缆短间隔移位或弯曲,封堵效果不会因电缆短 间隔移位或弯曲而减弱。同时,第一压板的弯管可以防止在狂风暴雨等恶 劣环境下雨水通过电缆进线口进入电柜,从而形成第一道防雨结构,封堵 器的环形密封件进一步防止雨水通过电缆进线口进入电柜,从而形成第二 道防雨结构,可以隔绝雨水进入电力电柜中,保证户外电力电柜的正常工 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侧固定封堵器,环形密封件由低苯基硅橡胶制 成,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环形密封件外壁上沿周向成型 环形槽并且纵截面为C型口朝外,因而所述环形密封件受压时沿所述环形 密封件的径向向内鼓起,从而在密封件与电缆之间形成密封,起到密封电 柜电缆进线口与电缆之间的间隙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电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电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7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