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019.4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前;陈秋南;蒋凌云;刘文骏;郭威;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部 溶洞 隧道 轻型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支护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云贵高原广泛地分布岩溶地区,在这些地区修建隧道时,经常会遇到穿越溶洞的情况,该地区溶洞形态极其不规则,岩溶强发育,这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特别是溶洞出现在较软岩隧道上方时一直是工程难题。
现有技术一般根据溶洞与隧道相交的位置与填充情况,采取封闭回填,浆砌片石、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与洞穴填堵。对拱顶以上溶洞,为了防止洞穴岩壁或顶板坍塌,采取喷锚支护加固,拱背加设被动防护护拱,并对空腔进行回填灌浆处理。
以上传统的支护结构的缺陷在于结构的重量较大,特别是护拱需满足被动防护要求时,通常需要设置缓冲层、防护罩等多层结构,导致隧道结构设计过于笨重、不经济,而且对于较软岩隧道溶洞的处理,处理的效果不理想,常需要进行二次处理,致使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便捷,重量轻,安全经济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包括锚杆系统、陶粒混凝土层、钢拱架联结钢筋网、普通混凝土层及钢拱架;锚杆系统设置在溶洞处围岩内,陶粒混凝土层设在隧道的溶洞内,陶粒混凝土层中设有锚杆联结钢筋网,锚杆联结钢筋网固定在锚杆系统上;所述的陶粒混凝土层的内侧设有普通混凝土层,普通混凝土层的内侧设有钢拱架联结钢筋网,钢拱架联结钢筋网内侧设有钢拱架。
上述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中,所述的锚杆系统的锚杆呈梅花形布置;锚杆系统的锚杆包括长锚杆和短锚杆,长锚杆和短锚杆交替布置。
上述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中,长锚杆和短锚杆采用的是药卷锚杆。
上述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中,所述的锚杆联结钢筋网垂直于锚杆系统的锚杆的轴线设置,沿锚杆轴线方向设有多层锚杆联结钢筋网,相邻的两层锚杆联结钢筋网的距离为50±10cm。
上述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中,陶粒混凝土层采用强度等级为C20,表观密度1400~1600kg/m3陶粒混凝土制成。
上述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中,所述普通混凝土层采用C25早强型混凝土制成,厚度为30±5cm。
上述的顶部空溶洞隧道轻型支护结构中,钢拱架垂直于隧道中线设置,钢拱架的拱脚底部垫有槽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陶粒混凝土是一种收缩率小、抗渗性强、吸水率低的轻集料微孔混凝土,与同等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减重达35~45%,利用陶粒混凝土质轻高强的特点,节约材料用量,有效减轻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设有锚杆系统与钢拱架,锚杆系统与钢拱架支护相结合,充分发挥结构防护能力,两者联合支护有效控制较软岩溶洞的变形,快速通过溶洞地段,支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杆系统的布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锚杆系统1、陶粒混凝土层3、锚杆联结钢筋网2、普通混凝土层5及钢拱架6;锚杆系统1设置在溶洞8处围岩7内,陶粒混凝土层3设在隧道的溶洞8内,陶粒混凝土层3采用强度等级为C20,表观密度1400~1600kg/m3陶粒混凝土制成。陶粒混凝土层3中设有锚杆联结钢筋网2,锚杆联结钢筋网2固定在锚杆系统1上,所述的锚杆联结钢筋网2垂直于锚杆系统的锚杆轴线设置,沿锚杆轴线方向设有多层锚杆联结钢筋网2,相邻的两层锚杆联结钢筋网2之间的距离为50±10cm。所述的陶粒混凝土层3的内侧设有普通混凝土层5,普通混凝土层5采用C25早强型混凝土制成,厚度为30±5cm。普通混凝土层5的内侧设有钢拱架联结钢筋网4,钢拱架联结钢筋网4内侧设有钢拱架6。钢拱架6垂直于隧道中线设置,钢拱架6的拱脚底部垫有槽钢。
如图2所示,所述的锚杆系统1的锚杆呈梅花形布置;锚杆系统1的锚杆包括长锚杆11和短锚杆12,锚杆系统1中长锚杆11和短锚杆12交替布置,长锚杆11和短锚杆12采用的是药卷锚杆。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模块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同振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