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口器配套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405.3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荣;郭红果;郭庆;顾平;张兴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D51/02 | 分类号: | B23D51/02;B25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配套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口器配套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在部件或机械结构上开不同尺寸的圆口或圆弧,对其进行裁切或划线,在进行上述工作时,通常使用划规来设置半径尺寸,再对其划线,但是对于需要开尺寸较大的圆口时,划规并不能满足需求,通常需要用多个工具来对其进行尺寸定位、划线、裁切,操作复杂切容易产生误差,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加工部件尺寸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口器配套工具,可以实现任意半径、造型圆及圆弧裁切或划线。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口器配套工具,包括具有尖刺部的定位器、行走部件以及连接定位器和行走部件用以调节二者距离的调节元件;所述行走部件包括与调节元件连接的垫片、位于垫片上方的卡环以及位于垫片上用于固定卡环的支撑杆;所述垫片的一端设有U型口,所述卡环位于U型口的上方;所述行走部件能够以尖刺部的端点为圆心、以端点到垫片的水平距离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所述调节元件为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上沿横向设有凹形的滑道,所述滑道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滑道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放置在凸起部上的刻度定位片、位于滑道内的螺栓定位片、滑槽与刻度尺下方的定位器相连;所述刻度定位片上设置有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与尖刺部的端点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所述螺栓为蝶形螺栓。
进一步,所述调节元件为带有刻度的刻度绳。
进一步,所述定位器包括能够使刻度绳自动回卷的卷线盒以及位于卷线盒下方的尖刺部。
进一步,所述垫片的U型口的两边向上翻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垫片水平部分连接处的弧度为130°~160°。
进一步,所述垫片的另一端向上翻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垫片水平部分连接处的弧度为130°~16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刻度尺、刻度绳可以实现任意半径、造型圆及圆弧裁切或划线,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刻度尺与行走部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刻度尺、刻度定位片、螺栓定位片、定位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元件为刻度绳时的开口器配套工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行走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调节元件为刻度尺时开口器配套工具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开口器配套工具,包括具有尖刺部的定位器1、行走部件2以及连接定位器1和行走部件2的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可以调节定位器1和行走部件2之间的距离;所述行走部件2包括与调节元件连接的垫片3、位于垫片3上方的卡环4以及位于垫片3上用于固定卡环4的支撑杆5;所述垫片3的一端设有U型口6,所述卡环4位于U型口6的上方;所述行走部件能够以尖刺部的端点为圆心、以端点到垫片的水平距离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所述垫片3的U型口6的两边向上翻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6,所述第一弯折部与垫片水平部分连接处的弧度为130°~160°。
所述垫片3的另一端向上翻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7,所述第二弯折部与垫片水平部分连接处的弧度为130°~160°。
垫片的另一端可以设置第二弯折部,也可以不设置。在垫片的两端设置弯折部可以避免行走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因阻挡物而停止运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累述,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调节元件为刻度尺7,所述刻度尺7上沿横向设有凹形的滑道8,所述滑道8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滑道8底部设有滑槽9;所述螺栓10依次穿过放置在凸起部上的刻度定位片11、位于滑道内的螺栓定位片12、滑槽9与刻度尺7下方的定位器1相连;所述刻度定位片11上设置有定位线13,所述定位线13与尖刺部的端点位于同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自动调整扇形齿轮加工范围装置
- 下一篇:自动锯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