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干式变压器的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0094.2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留杰;张红垒;盖皓;王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F04D29/6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变压器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式变压器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风冷干式变压器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风冷干式变压器的降温装置是在变压器底座两侧上平放横向风机,风机出风口正对线圈底部,当变压器运行时温度达到或超出变压器温控仪预设温度时,风机启动,通过强迫风循环,利用空气的热交换,带走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以此达到降低变压器温度的效果。
这种传统的风冷降温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分为两种方式:顶吹式风机和侧吹式风机。现有这两种装置的共同特点是风机出风口正对变压器线圈,由于线圈是套装在变压器铁芯上的,从风机吹出的一部分冷却风会被变压器铁芯阻挡部分,冷却风无法进入变压器线圈,致使风机出风口的风不能充分利用。另外,由于线圈是圆形结构,风道呈圆弧形,而横向风机是方形结构,横向风机出风口吹出的冷却风作用在线圈不同部位,一部分冷却风没有进入线圈间的风道,干式变压器运行当时风道内聚集了大量热量不能被冷却风及时带走,使得变压器线圈局部温度过高,线圈局部绝缘急速老化,变压器快速烧毁,造成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干式变压器的降温装置,提高横向风机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干式变压器的降温装置,包括位于变压器柜体底部两侧的横向风机,所述横向风机向外侧倾斜放置,横向风机内侧设置的出风口正对变压器线圈,横向风机的出风口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绝缘导风板和遮风钢板,绝缘导风板和遮风钢板的另一端伸入变压器线圈的壳体内以形成导风槽。
所述横向风机的外壳是长方体,其下部固定在倾斜的支撑钢板上,该支撑钢板的内侧高于外侧,使横向风机内侧设置的出风口正对变压器线圈。
所述横向风机外壳下部位于支撑钢板外侧的一角设有L型托板,横向风机、托板和支撑钢板通过不锈钢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风机外壳下部位于支撑钢板内侧的另一角通过不锈钢螺栓与遮风钢板、支撑钢板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风机外壳下部与支撑钢板的接触面上设有腰型孔,所述不锈钢螺栓位于腰型孔内且可带动横向风机外壳移动,以调节变压器线圈顶部的出风量。
所述绝缘导风板一端通过尼龙螺栓固定在横向风机内侧出风口的上端。
所述绝缘导风板伸入变压器线圈壳体内的一端设有与变压器线圈相匹配的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为充分利用变压器底部的横向风机,本实用新型将横向风机从平放改为向外侧倾斜放置,使横向风机内侧设置的出风口正对变压器线圈,并在横向风机出风口两端设置绝缘导风板和遮风钢板,形成导风槽,使横向风机出风口吹出的风最大程度的吹在变压器线圈,避免了出风的无序吹散,提高了横向风机的利用率;
2、横向风机通过倾斜的支撑钢板固定,在与横向风机外壳的接触面上设有腰型孔,固定横向风机的螺栓位于腰型孔内,带动横向风机移动,调节横向风机与变压器铁芯及变压器线圈的距离,进而调节变压器线圈顶部的出风量,使变压器线圈顶部的出风量最大化,从而达到横向风机的最佳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降温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遮风钢板的示意图;
图5B是图5A遮风钢板的侧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绝缘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绝缘导风板的侧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钢板的侧视图;
图7B是图7A支撑钢板的俯视图;
1:横向风机,11:出风口,12:进风口,2:绝缘导风板,3:遮风钢板,4:支撑钢板,41:腰型孔,5:托板,6:导风槽,7:变压器线圈,8:变压器铁芯,h:横线风机的上端,k:横向风机的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0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