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2032.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仰惠;刘涛;马兴才;董术永;孙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3 | 分类号: | H01S3/13;H01S3/11;H03K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被动 脉冲 时间 稳定性 装置 | ||
1.一种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泵浦源、两输入镜、两固体激光介质、布鲁斯特片(9)、饱和吸收体(10)和输出镜(11),一输入镜、一固体激光介质、布鲁斯特片、饱和吸收体、输出镜形成第一谐振腔,另一输入镜、另一固体激光介质、布鲁斯特片、饱和吸收体、输出镜形成第二谐振腔;两泵浦源产生两束泵浦激光,两束泵浦激光分别在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中形成第一束线偏振光、第二束线偏振光;
两固体激光介质的布置位置应满足:第二束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束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第二束线偏振光透过布鲁斯特片后的传播路径与第一束线偏振光经布鲁斯特片反射后的传播路径重合,以实现第一束线偏振光与第二束线偏振光的合束;利用第一束线偏振光的漂白,使得第二束线偏振光透过饱和吸收体时的损耗急剧减小,第二束线偏振光在谐振腔内的增益与损耗差值变大,因此降低了第二束线偏振光的抖动,提高了被动调Q输出脉冲的时间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泵浦源为第一泵浦源(1)和第二泵浦源(2),两输入镜为第一输入镜(5)和第二输入镜(6),两固体激光介质为第一固体激光介质(7)和第二固体激光介质(8),第一泵浦源产生的泵浦激光经第一光学耦合系统(3)后进入第一谐振腔,第二泵浦源产生的泵浦激光经第二光学耦合系统后进入第二谐振腔;
所述第一泵浦源和第二泵浦源均产生波长为808nm的泵浦激光,泵浦激光被第一固体激光介质吸收后,在第一谐振腔中形成波长为1064nm的第一束线偏振光,泵浦激光被第二固体激光介质吸收后,在第二谐振腔中形成波长为1047nm的第二束线偏振光;第一输入镜上镀有808nm波长激光的高透膜和1064nm波长激光的高反膜,第一固体激光介质的两个通光面上均镀有808nm和1064nm波长激光的增透膜;第二输入镜上镀有808nm波长激光的高透膜和1047nm激光的高反膜,第二固体激光介质的两个通光面上均镀有808nm和1047nm波长激光的高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体激光介质为Nd:YVO4、Nd:YAG或Nd:GdVO4激光晶体,第二固体激光介质为Nd:YLF激光晶体,激光晶体的掺杂离子的浓度介于0.05-at.%~50-at.%之间,激光晶体的长度为0.5mm至10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鲁斯特片(9)对水平偏振的光高透、对竖直偏振的光高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吸收体(10)为Cr4+:YAG或石墨烯,饱和吸收体的小信号透过率为10%至90%,长度为0.5mm至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镜和输出镜(11)为平面透镜或凹面透镜,所述泵浦源为半导体激光器,泵浦源的泵浦方式为端面泵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被动调Q脉冲时间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镜(11)对1047nm和1064nm波长激光的透过率分别为18%和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20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发泡塑料阻燃预力内模
- 下一篇:组合式农用防护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