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具印记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2485.8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黔;徐甲巽;王文;万文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记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具印记的保护装置,属于钻井钻具印记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中,钻柱体系中每一个钻具(如钻杆、钻铤、随钻工具等)达到一定使用周期后,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尺寸复验及探伤,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钻具达到使用寿命后将强制报废。借以保证钻柱体系的整体可靠性,保证使用安全。这就要求所有的钻柱钻具都有自己详细的使用记录,便于统计每一个钻具的实际使用时间。所以每一个钻具都须有清晰、明确的标识,便于统计及记录其使用情况。使每一个钻具都能在达到使用周期时及时进行复验及探伤或强制报废。保证钻柱体系的安全使用,降低事故率。
目前现场使用的钻具多采用环形印记槽,它是在工件外圆表面直接车削加工而成的宽20mm深1mm的环形槽。加工完成后,在其环状印记槽20mm宽表面上记录下零件信息。
现有的印记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由于石油钻井中,钻柱体系需要旋转钻进,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钻具外圆与井壁发生摩擦,同时,钻井过程中,钻柱体系外部环空为钻井液携带破碎岩石返回地面的循环通道,破碎的岩石不断冲刷工件外部表面。现有的环形印记槽在两种外力的不断磨损及冲刷作用下,极易造成印记模糊,无法识别的情况,最终无法完成使用记录。没有精确记录的支持,就极易出现钻具超期服役或提早报废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浪费。二是:环形印记槽表面为圆弧状,而极大多数印记打印装置都需要在平面上作业,才能获得极佳的打印效果。而圆弧外圆面打印出的印记清晰度较差,给后续识别记录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可能出现错误记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具印记的保护装置,以防止钻具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钻具印记磨损,无法对钻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浪费,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具印记的保护装置为,该装置包括设在钻具上的印记槽,印记槽的底面打有钻具印记,钻具印记表面设有密封片,密封片外设有弹簧片,弹簧片两端设有咬紧齿,弹簧片的长度略大于印记槽的长度,弹簧片经咬紧齿卡在印记槽两端。
前述装置中,所述弹簧片的宽度小于印记槽的宽度。
前述装置中,所述密封片的,形状与印记槽的形状对应,密封片为橡胶制件结构,其厚度为0.8~1mm。
前述装置中,所述弹簧片为厚0.3~0.5mm的高弹性耐腐蚀材料制件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钻具信息的打印,更能长期保存印记位置原始信息。可满足钻柱体系所有组成钻具及工具的寿命要求。密封片可起到防止磨损和泥浆侵蚀的作用,使印记槽内的原始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保证使用记录的准确性。最大限度保证钻柱体系的安全使用,降低钻井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由于处理钻井事故而带来的额外钻井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钻具、2-印记槽、3-钻具印记、4-密封片、5-弹簧片、6-咬紧齿、7-环形槽、8-圆弧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钻具印记的保护方法所构成的,如图1和2所示,该方法是在钻具强度较大段的外圆上采用普通标准棒铣刀沿轴线方向加工出一条印记槽,在槽底打上钻具印记;并用形状与印记槽形状对应的密封片覆盖钻具印记,然后再用两端带齿的弹簧片卡在印记槽内以防密封片脱落;所述印记槽深度为4~5mm,宽度为20mm;所述密封片采用橡胶片制成;所述弹簧片采用厚度为0.3~0.5mm的高弹性耐腐蚀材料制成,宽度为10mm,长度大于印记槽的长度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2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震式岩屑粒度组合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卡式叶片长螺旋钻机动力头与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