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圆柱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3348.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民;陈洁玲;马毅;唐联兴;谢常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10/6551;H01M2/34;H01M2/12;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圆柱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是一种安全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电池组在电动汽车动力和储能上有广泛应用。目前,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热导致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和使用效率降低,同时,锂电池安全是电池使用的一个首要问题。现有的圆柱型大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电池结构安全和散热效率上存在改进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散热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的安全圆柱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圆柱电池,包括设置在电芯外的电池壳、正极极柱盖板和负极极柱盖板,所述电池壳包括圆柱电池外壳、绝缘层、散热鳍片,该绝缘层设置在电池外壳内壁与电芯之间,该散热鳍片分布在电池外壳外表面。
其中,所述正极极柱盖板包括安装在电芯顶端的正极盖板和与电芯正极连接的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盖板包括安装在电芯底端的负极盖板和与电芯负极连接的负极极柱,位于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内均设有快速熔断器。
进一步,所述电池外壳上下端两侧设有电池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圆柱电池外壳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大大提高圆柱型电池散热效率,提高电池使用效率。绝缘层可以防止电池内部电池正、负极极耳接触到电池外壳金属导体,引起电池短路。在电池正、负极均设有盖帽,提高电池安全性,当电池发生起火爆炸,电池壳内高压可以立即有效从电池两端正、负极极柱盖板泄出,防止更大事故发生。正极极柱盖板的正极极柱内、负极极柱盖板的负极极柱内安装可更换快速熔断器,当电池发生短路或超出额定功率大电流,快速熔断器立即熔断,保护电池使用安全。快速熔断器可跟换,有效提高电池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正极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负极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柱电池串并联组成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安全圆柱电池,包括设置在电芯外的电池壳1、正极极柱盖板2和负极极柱盖板3,所述电池壳1包括圆柱电池外壳11、绝缘层12、散热鳍片13,该绝缘层12设置在电池外壳11内壁与电芯之间,该散热鳍片13分布在电池外壳11外表面。
圆柱电池外壳11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13,大大提高圆柱型电池散热效率,提高电池使用效率。绝缘层12可以防止电池内部电池正、负极极耳接触到电池外壳11金属导体,引起电池短路。
在电池正、负极两端均设有盖帽,所述正极盖帽和负极盖帽结构与18650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防爆盖帽相同,与18650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防爆盖帽结构不同之处是防爆盖帽外端的平头盖帽盖板为正极极柱盖板2、负极极柱盖板3。
当电池发生起火爆炸,电池壳1内高压可以立即有效从电池两端正、负极极柱盖板2、3泄出,防止更大事故发生,提高电池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正极极柱盖板2包括安装在电芯顶端的正极盖板21和与电芯正极连接的正极极柱22,所述负极极柱盖板3包括安装在电芯底端的负极盖板31和与电芯负极连接的负极极柱32,位于正极极柱22、负极极柱32内均设有快速熔断器4。
正极极柱盖板2的正极极柱22内、负极极柱盖板3的负极极柱32内安装可更换快速熔断器4,当电池发生短路或超出额定功率大电流,快速熔断器4立即熔断,保护电池使用安全。快速熔断器可跟换,有效提高电池使用效率。
参照图4,所述正极极柱22包括正极极柱螺母221和正极极柱螺栓222,所述正极极柱螺母221的前部为带内螺纹的中空部,位于该中空部内设有耐大电流弹簧Ⅰ5,所述正极极柱螺栓222前部为带外螺纹的中空部,材料为绝缘塑料,位于该中空部内设有耐大电流弹簧Ⅱ6,所述带内螺纹的中空部与带外螺纹的中空部螺纹连接,所述快速熔断器4置于带内螺纹的中空部与带外螺纹的中空部内,该快速熔断器4两端分别与耐大电流弹簧Ⅰ5、耐大电流弹簧Ⅱ6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3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