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提前筛选的建筑废料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4485.1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锦涛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7B1/28;B02C4/08;B02C4/28;B02C23/02;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27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前 筛选 建筑 废料 用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前筛选的建筑废料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余泥以及弃料等。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正因为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其环节的考虑是更重要的。目前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大多通过人工将金属材料、木质材料和塑料类材料分选归类,由于这种建筑垃圾在进入破碎机时含有大量的不能用作建筑骨料的细料,这样容易增加破碎机的工作量,浪费能源;并且废料中块状物的搬运,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外,在废料处理过程中,容易尘土飞扬,造成环境污染,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领域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前筛选的建筑废料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前筛选的建筑废料用处理装置,包括粉碎壳体,所述粉碎壳体的上方开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上方墙体上设置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与所述进料斗之间还固定安装有振动给料机,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处设有挡帘,所述粉碎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碾碎机构,碾碎机构包括插设于粉碎壳体上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端部固连有齿盘,所述粉碎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连通至引风机的进口,所述引风机连接到灰尘处理池;所述粉碎壳体的底部还安装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和第三输送轮,所述输送装置的四周位置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起始于第三输送轮的中心且斜向下设置,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和第三输送轮通过输送带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一侧的保护壳上还设置有保护壳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给料机下端的开口与进料斗的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V形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盘上按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碾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之间平行于水平面安装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轮和第三输送轮之间斜向上安装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进料斗的上方墙体上设置有振动筛,将建筑废料放置在振动筛上可以使其在筛网上被抛起,从而将土砂等细料筛除,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细料进入破碎机,从而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进行破碎时可以减少尘土飞扬,从而保护环境。
2.振动给料机可把块状、颗粒状建筑废料从料仓中均匀、连续地喂料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通过振动给料机可避免进料斗堵塞,而且可以随时改变和控制流量,操作方便。
3.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处设有挡帘,挡帘随着振动给料机的振动而振动,从而可以有效疏通堵塞在进料斗处的大块建筑废料。
4.进料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V形挂钩,使用时可在V形挂钩上挂置压杆,通过压杆将一部分垃圾进行碾压,以满足更高的需求。
5.粉碎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能够扩大吸尘面积,将灰尘处理更彻底,吸尘罩连通至引风机的进口,引风机连接到灰尘处理池,在进行废料粉碎时,能对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有效减少了扬尘现象的发生。
6.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之间平行于水平面安装设置,第二输送轮和第三输送轮之间斜向上安装设置,输送装置的设置有利于将粉碎后的废料输送到更高的位置,以便倾倒在指定的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提前筛选的建筑废料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碎壳体、2-齿盘、3-滚动轴、4-碾齿、5-进料斗、6-V形挂钩、7-吸尘罩、8-引风机、9-灰尘处理池、10-输送装置、11-保护壳、12-第一输送轮、13-输送带、14-出料口、15-保护壳门、16-第二输送轮、17-第三输送轮、18-挡帘、19-振动给料机、20-振动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锦涛,未经吴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4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装置以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由氯化氢的气相氧化制备氯气的催化剂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