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4518.2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明;左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55 江苏省盐城市江苏滨海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 中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设备。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是耗水大户,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总量分别位居全国工业部门的第二位 和第四位,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印染废水一直以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而成为废水治 理工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印染废水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废水量大、水质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碱 性大、色度高、有的水温较高和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印染废水种类:退浆废水,水量较 小,污染物浓度高;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漂白废水,水量大,污染较轻;丝光废 水,含碱量高;染色废水,水质多变,有时含有使用各种染料时的有毒物质;色度很高,可生 化性较差;印花废水,含浆料,BOD、COD高;整理工序废水,主要含有纤维屑、树脂、甲醛、油剂 和浆料,水量少;碱减量废水: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染废水一般为上述种 类的混合甚至更多,因此十分复杂难处理。
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新型 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浓度、色度、氨氮和投资也大大提高。印 染废水处理的突出问题是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国 家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了纺织印染废水的排放标准,使得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进 一步增加,传统的工艺处理效果低下,已经不能满足排放要求;因此,非常需要寻求一种更 适合印染废水特点的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印 染废水中水回用设备,它利用高效生物富集脱氮填料,布置在生化池中,利用ABP工艺,结合 印染废水的预处理的降温、混凝沉淀,以及中部的提高废水B/C到0.3以上的臭氧催化氧化, 以及深度处理的粉末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和除盐处理方法,根据初步设计和确定工艺流 程,并进一步建立高效生物富集填料的物性与质量控制指标。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设备, 包括预处理系统、中和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O反应池、第一ABP反应池、臭氧催化 氧化系统、第二ABP反应池和粉末离子交换树脂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通过管线依次连接中 和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O反应池、第一ABP反应池、臭氧催化氧化系统、第二ABP反 应池和粉末离子交换树脂系统;所述A/O反应池包括A反应池和O反应池,且A反应池与水解 酸化池相邻。
进一步,所述所述第一ABP反应池和第二ABP反应池采用相同结构。
进一步,所述水解酸化池和A/O反应池内均设置有高效生物富集脱氮填料。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系统内设置有格栅、冷却池和隔油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印染废水中水回用设备,它利 用高效生物富集脱氮填料,布置在生化池中,利用ABP工艺,结合印染废水的预处理的降温、 混凝沉淀,以及中部的提高废水B/C到0.3以上的臭氧催化氧化,以及深度处理的粉末离子 交换树脂的脱色和除盐处理方法,根据初步设计和确定工艺流程,并进一步建立高效生物 富集填料的物性与质量控制指标;在预处理系统内设置有格栅、冷却池和隔油池,在污水进 入预处理系统后能使器冷却和去除油污等大型杂质;设置中和池可将污水的PH值调至中 性;混凝沉淀池可根据废水特点选择混凝剂,去除部分有机物及无机物;在水解酸化池内设 置有高效生物富集脱氮填料;使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提高可生化性;在A/O反应池 内设置有高效生物富集脱氮填料,整体上实现同步好氧、厌氧反应,去除有机物及总氮;废 水进入沉淀池,ABP工艺使用新的回流方式,即定量气提法,根据废水水质调节回流比,使处 理效果优化;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去除大量难分解的复杂有机物,同时具有脱色作用;在最 尾端设置粉末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其主要去除污水中的盐类,使其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实用 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体化布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4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藻的多技术耦合净化高盐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