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遮阳遮雨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6407.5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涛 |
主分类号: | E04H15/00 | 分类号: | E04H15/00;E04H15/3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 遮阳 雨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道路交通遮阳遮雨棚。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是在交 通路口一直缺乏为非机动车和路人设置的遮阳遮雨棚。在炎热的夏季或阴雨天 气,由于在交通路口缺乏专用的遮阳遮雨棚,非机动车和路人在交通路口等待 交通信号时,难免会心情急躁,极易出现闯红灯,乱穿马路的现象,为非机动 车和路人的通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通遮阳遮雨棚,它能够在交通路口 为非机动车和路人遮阳、遮雨,能够方便非机动车和路人的通行,具有结构简 单,便于组装与运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道路交通遮阳遮雨棚,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第一支撑杆,所述 第一支撑杆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 一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 二横杆之间设置若干个拱形支撑杆,所述相邻拱形支撑杆之间设置连接杆,所 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棚布,所述棚布的上方设置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 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灯箱,所述灯箱上设置支撑柱,所述 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杆螺纹连接。
所述拱形支撑杆的中部设置与第一支撑杆相适应的槽钢,所述槽钢通过第 一螺栓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拱形支撑杆和连接杆均采用管材,所述第一横 杆上设置与拱形支撑杆相适应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与拱形支撑 杆相适应的第二连接管,所述拱形支撑杆的两端设置第二螺栓,所述拱形支撑 杆上设置与连接杆相适应的第三连接管,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三连接 管连接。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棚布固定杆。
所述支撑柱为两个,所述棚布的上方对称设置灯管,所述灯管的两端设置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灯管的一端与支撑柱螺纹连接。
所述灯箱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两侧设置盖体,所述盖体与支撑框螺 纹连接。
所述立柱上设置第一电源眼,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第二电源眼。
所述棚布为刀刮布。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上设置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棚布,能够在交通路口为非机动车和路人遮阳、遮雨, 能够方便非机动车和路人的通行。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杆与立柱螺纹连接,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杆螺纹连 接,第二支撑杆与立柱螺纹连接,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拆装,能够便于本实 用新型的运输。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灯箱,在灯箱上可设置交通警示标语, 能够提醒行人注意交通。
4、所述拱形支撑杆的中部设置与第一支撑杆相适应的槽钢,所述槽钢通过 第一螺栓与第一支撑杆连接。槽钢能够卡在第一支撑杆上,通过第一螺栓能够 将拱形支撑杆牢固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牢固性。
5、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拱形支撑杆和连接杆均采用管材,所述第一 横杆上设置与拱形支撑杆相适应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与拱形支 撑杆相适应的第二连接管,所述拱形支撑杆的两端设置第二螺栓,所述拱形支 撑杆上设置与连接杆相适应的第三连接管,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三连 接管连接。能够减少支撑架的重量,能够提高支撑架的牢固性,能够便于支撑 架的拆装与运输,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固的特点。
6、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棚布固定杆。能够便于棚布的固定。
7、所述支撑柱为两个,所述棚布的上方对称设置灯管,所述灯管的两端设 置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灯管的一端与支撑柱螺纹连接。能够在夜间照亮灯 箱,能够让行人在夜间清楚的看到灯箱上的标语。
8、所述灯箱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两侧设置盖体,所述盖体与支撑框 螺纹连接。采用拼装式灯箱,能够便于灯箱的拆装与运输。
9、所述立柱上设置第一电源眼,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第二电源眼。能够 便于照明和音响等设备的安装。
10、所述棚布为刀刮布。刀刮布具有轻便牢固的特点,能够减少对支撑架 的压力,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6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