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纱机的短绒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7554.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华;刘德忠;刘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凤凰纱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5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短绒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的机械设备,经由纺纱机形成的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使用;目前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变长;在目前的纺纱机在生产中由于纤维和棉线表面会存在少许的短绒,这些短绒在纤维和棉线表面形成不能利用的杂质,最好是不能捻在最后形成的线或纱内,一旦对其纤维和棉线表面的短绒处理不彻底将会直接影响其产品的质感和质量,特别是在纺纱机将两根纤维和棉线合成一根细纱或线时,上述现象尤其要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纺纱机中的能够对纤维表面的短绒进行有效清除的纺纱机的短绒清除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纺纱机的短绒清除装置,它包括内部为密封中空腔的吸附管,所述吸附管的表面为平滑过渡的弧面,在所述吸附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均与吸附管内部中空腔连通的带状吸附口,两个带状吸附口呈V形结构连接,且两个带状吸附口在连接处连通,还包括与所述两个带状吸附口连接处连通的直通口,所述直通口和两个带状吸附口构成Y形结构的短绒吸附单元;在所述吸附管上还套有将所述短绒吸附单元覆盖的纱网套;所述吸附管的上表面倾斜设置,在所述吸附管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下压罗拉,并在所述第一下压罗拉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支撑罗拉,所述第一下压罗拉和所述第一支撑罗拉线接触,待合并的两根纤维分别从所述第一下压罗拉和第一支撑罗拉之间穿过后分别进入一个带状吸附口内,而后在所述直通口内合并后并向下输送;在所述吸附管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该吸附管内的中空腔连通的吸口,所述吸口通过吸管与负压源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吸附管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二支撑罗拉,所述第二支撑罗拉设置在所述纱网套内,并在所述第二支撑罗拉的上方还与所述纱网套接触的第二下压罗拉,从直通口内出去的合并后的纤维从纱网套和第二下压罗拉之间穿出。
所述第一支撑罗拉和所述第二支撑罗均与动力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管包括可对接的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所述第二吸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口连通,所述第一吸管的一端与负压源连通,在所述第一吸管的另一端设置可内嵌于所述第二吸管另一端的套管,并在该套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阻挡短绒通过的纱网,所述套管内嵌于所述第一吸管的另一端内,实现将所述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对接。
优选的,设置于所述吸附管上的短绒吸附单元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吸附管上。
优选的,所述吸附管的端面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在使用中具有如下优势:
1.两个带状吸附口的设计可以实现对两个端纤维进行有效的合并,且通过两个带状吸附口可以对单根纤维进行引导,有利于纤维的向前输送。
2.纤维在带状吸附口内输送时,通过负压源的吸附作用可以对纤维表面的短绒进行吸附,有利于提高其产品的质量。
3.本装置在对短绒吸附后可将其吸附在纱网上,通过将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的分离可将其吸附的短绒进行清除,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他优点,将在实施例中同所对应的结构一并提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附管及其上的结构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附管及其上的结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下压罗拉;2.第二下压罗拉;3.吸附管;4.第一支撑罗拉;5.第二支撑罗拉;6.纱网套;7.纤维;8.吸附管的上表面;9、10.带状吸附口;11.直通口;12.纱网套;13.吸口;14.第二吸管;15.第一吸管;16.套管;17.纱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凤凰纱业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凤凰纱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7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甜型荔枝酒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自攻型电子标签发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