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8336.2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狄育慧;张博轩;王丽娟;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源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源热泵技术因其高效、节能以及环保的特点在国外受到高度重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通常把利用岩土体作为冷热源的系统称为地源热泵,把利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冷热源的系统称为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个广义的术语,系统采用的都是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是地源热泵的核心,室外换热器(土壤地埋管或者地表水塑料盘管)是地源热泵的基础。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以地表水为冷热源的水源热泵,以下统称为地表水地源热泵。
地表水地源热泵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换热效率高,但对地表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地表水中较高的含氧量易使换热器外部腐蚀、结垢,造成换热器堵塞。闭式系统将换热器沉入水体中,通过换热器中换热介质(一般为水或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溶液)的流动与水体进行热量交换。然而,现有换热系统换热效率低,换热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源换热装置,通过在换热器外表面设置凹槽,增加了换热器外表面与地表水的接触面积,解决了现有换热装置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源换热装置,包括与用户侧连接的蒸发器,蒸发器分别通过节流阀和四通阀与冷凝器连接,四通阀还与压缩机连接,冷凝器与设置在地表水中的换热器连接,换热器外表面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凹槽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在换热器的外表面。
换热器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
换热器在地表水中的形式为盘卷式。
换热器在地表水中的形式为排圈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水源换热装置,通过对换热器外表面设置凹槽,增加了换热器外表面与地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能力;另外,由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制成的换热器相较于铜管换热器耐腐蚀性强,具有较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中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中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中换热器的剖面图。
图中,1.蒸发器,2.节流阀,3.四通阀,4.冷凝器,5.压缩机,6.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用户侧连接的蒸发器1,蒸发器1分别通过节流阀2和四通阀3与冷凝器4连接,四通阀3还与压缩机5连接,冷凝器4与设置在地表水中的换热器6连接;如图2-4所示,换热器6外表面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凹槽,换热器6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换热器6在地表水中的形式为盘卷式,换热器6在地表水中的形式为排圈式。
地表水温度夏季低于环境温度,冬季高于环境温度。夏季工况时,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5外形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4中冷凝散热形成低温高压液体,然后通过膨胀阀形成低温低压液体,液体流过蒸发器1,夏季蒸发器1与室外末端相连接,蒸发吸热带走室外的热量形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5,如此循环往复。冷凝器中的换热介质通过地表水换热器与地表水进行热量交换,将夏季室外热量排入地表水中。冬季工况时,蒸发器1中的换热介质通过地表水换热器6吸收地表水中的低温热量,经过压缩机5进行能量提升后,由冷凝器4向室外供暖。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换热装置,通过对换热器外表面设置凹槽,增加了换热器外表面与地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能力;另外,由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制成的换热器相较于铜管换热器耐腐蚀性强,具有较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8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管程单系统蒸发器管箱
- 下一篇:一种互联家农户客栈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