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9153.2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0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晓庆;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渗药 装置 气管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气管套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在用吸氧管进行吸氧时,常规是将氧气管插入气管套管内。有些患者仍需化痰、消炎的操作,所以需要向气管套管内定量注射化痰、消炎的药液。
目前,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采用注射器向气管套管内注射药液,但是其存在以下的弊端:
1、对于药液的渗入量不好掌控,且滴入药液不均匀;
2、医护人员需要定时的为患者滴入药液,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气管套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控制的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不仅可自行控制渗药的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包括气管套管本体,
还包括渗药套管,所述渗药套管卡设在所述气管套管本体上;所述渗药套管为一封闭的管体;
所述渗药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中空并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所需药液;
所述外管上设有进药孔,所述内管沿着周向一周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渗药孔;所述与所述内管接触的气管套管本体处沿着周向一周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渗药孔;
所述第二渗药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渗药孔且所述第二渗药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渗药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中,所述第一渗药孔的数量为6-8个,所述第二渗药孔的数量为3-4个;
所述第一渗药孔的直径为0.1-0.2mm,所述第二渗药孔的直径为0.05-0.1mm。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中,所述进药孔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进药孔之间设有密封的橡胶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中,所述外管的直径为15mm,所述内管的直径为8mm。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中,所述渗药套管的外管和内管均为透明管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中,所述外管上设有红色的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将渗药套管与气管套管向结合,方便了需要渗药操作的患者进行定量渗药操作;提高了渗药的可控性,而且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医护人员仅需按照患者的具体需要调节渗药的大小即可,方便操作,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与推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管套管本体2、渗药套管21、外管
22、内管3、容置腔4、进药孔
51、第一渗药孔52、第二渗药孔6、封盖
7、橡胶圈8、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包括气管套管本体1,还包括渗药套管2,所述渗药套管2卡设在所述气管套管本体1上;所述渗药套管2为一封闭的管体;所述渗药套管2包括外管21和内管22,所述外管21和内管22之间中空并形成一容置腔3,所述容置腔3内填充有所需药液;所述外管21上设有进药孔4,所述内管22沿着周向一周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渗药孔51;所述与所述内管22接触的气管套管本体1处沿着周向一周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渗药孔52;所述第二渗药孔52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渗药孔51且所述第二渗药孔5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渗药孔5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将渗药套管2与气管套管向结合,方便了需要渗药操作的患者进行定量渗药操作;当医护人员操作的时候,仅需对渗药套管2的第一渗药孔51和第二渗药孔52的重合情况进行调整即可实现渗药量的调节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渗药装置的气管套管,所述第一渗药孔51的数量为6-8个,所述第二渗药孔52的数量为3-4个;所述第一渗药孔51的直径为0.1-0.2mm,所述第二渗药孔52的直径为0.05-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9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腔导尿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复合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