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压传导离心回转分离式的烟气除尘净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0655.2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成;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伟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压 传导 离心 回转 分离 烟气 除尘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风压传导离心回转分离式的烟气除尘净化罐。
背景技术
在工业烟气除尘领域,大部分采用喷淋除尘箱进行除尘,这种喷淋除尘箱存在投资大、生产资料消耗大、污水处理量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采用离心分离式的除尘装置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离心分离式除尘装置包括圆形筒体、在圆形筒体上设有烟气进口管、烟尘排出口,在圆形筒体内设有集烟气筒,在使用时,烟尘通过烟气进口管进入圆形筒体内,并在圆形筒体的内壁与集烟气筒的外壁之间作自上而下的旋转运动,由于在次过程中,尘粒的惯性离心力比空气大,故而被甩向圆形筒体的内壁,而在与圆形筒体的内壁接触后由于失去离心力而沿壁面下落,进而通过烟尘排出口排出,同时气流通过集烟气筒自下而上排出。
现有的离心分离式除尘装置由于采用一级除尘,且烟气进入时的压力不够大,在圆形筒体的内壁与集烟气筒的外壁之间作自上而下的旋转运动不明显,部分质量较轻的烟尘会跟从集烟气筒排除,进而造成净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效果更优的风压传导离心回转分离式的烟气除尘净化罐。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压传导离心回转分离式的烟气除尘净化罐,包括圆形筒体、集烟气筒、烟气进口管、烟尘排出口和烟气出口,所述集烟气筒设于圆形筒体内,所述烟气进口管设于圆形筒体的上端一侧,所述烟尘排出口设于圆形筒体的下端,所述烟气出口设于集烟气筒的上端,所述烟气进口管的外端一侧设有烟气进口,其还包括安装于集烟气筒内的柱体和筛网,以及安装于烟气进口管外端部的加压风机,所述柱体的直径小于集烟气筒的直径,所述柱体位于筛网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柱体通过一支架固定于集烟气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圆形筒体的下端为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在集烟气筒内设有柱体和筛网,在烟气进入柱体和集烟气筒之间时可形成二次离心除尘,同时筛网可实现三次过滤除尘,彻底实现了烟气中烟尘的去除,另一方面加压风机可对进入的烟气进行加压,提高烟气在圆形筒体内旋转的动力,整体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压传导离心回转分离式的烟气除尘净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圆形筒体,2、集烟气筒,3、柱体,4、筛网,5、烟气进口,6、烟气进口管,7、加压风机,8、烟尘排出口,9、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压传导离心回转分离式的烟气除尘净化罐,包括圆形筒体1、集烟气筒2、烟气进口管6、烟尘排出口8和烟气出口9,所述集烟气筒2设于圆形筒体1内,所述烟气进口管6设于圆形筒体1的上端一侧,所述烟尘排出口8设于圆形筒体1的下端,所述烟气出口9设于集烟气筒2的上端,所述烟气进口管6的外端一侧设有烟气进口5。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于集烟气筒2内的柱体3和筛网4,以及安装于烟气进口管6外端部的加压风机7,所述柱体3的直径小于集烟气筒2的直径,所述柱体3位于筛网4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烟气通过烟气进口5进入烟气进口管6内,在加压风机7的作用下提高烟气的压力,使其快速进入圆形筒体1内,并在圆形筒体1的内壁与集烟气筒2的外壁之间作自上而下的旋转运动,由于在次过程中,尘粒的惯性离心力比空气大,故而被甩向圆形筒体1的内壁,而在与圆形筒体1的内壁接触后由于失去离心力而沿壁面下落,进而通过烟尘排出口8排出,同时气流通过集烟气筒2自下而上排出,此时烟尘中还含有部分质量较轻的灰尘,在柱体3与集烟气筒2之间作自下而上的旋转运动,实现第二次除尘,最后由筛网4进行最终的除尘,除尘后气体由烟气出口9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3通过一支架固定于集烟气筒2内。
为了便于尘粒的收集,本实用新型设置圆形筒体1的下端为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伟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伟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0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