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0945.7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4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兰科希管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鹏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路 连接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接头应用于很多领域,特别是汽车工业,任何一款车型都需要 使用到接头。
传统接头多以树杉状作为接头连接口与管路连接的结构,所有的管路 与接头安装必须使用工装将接头连接处压入管路的管口,而其缺陷也是显 而易见的。对于空间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使用工装压入不是问题,但是对 于狭小的安装空间连简单的工具都无法使用,工装更是无法在狭小的空间 使用,此时传统接头的缺点暴露无疑。
另外,即使能使用工装将管路、接头之间连接上,对今后的拆卸埋下 了隐患。因为传统接头的连接口采用过盈配合与管路连接,并在连接口设 计了树杉结构用于增加接头与管路的拔脱力,防止连接处脱落。唯一的拆 卸方法是将连接的其中一根管路割断。
因此,从上述出现的问题可以确定传统接头已经无法满足易装、易拆 和降低成本的要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管路连接 的接头结构,可以解决现有的接头与管路连接需要使用工装、拆卸时需要 破坏接头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包括具有连接第一管路的 插接端头的接头本体和与所述接头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的弹性套筒,所述弹 性套筒的内部具有与第二管路过盈配合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头本 体上具有贯穿的连接通路,所述连接通路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套 筒的容置槽的内壁呈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头本 体与所述弹性套筒为包胶注塑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端 头的外壁具有倒齿结构。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端 头与所述弹性套筒呈平直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端 头与所述弹性套筒呈弯折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套 筒的容置槽的内端部设有倒扣结构,所述倒扣结构呈锥形状。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所 述弹性套筒插接连接的对手件,所述对手件具有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的插 接端头。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具有快速连接与拆卸的功能,只需要手动插入与拔出即可完成安装与 拆卸。接头结构简单,接头本体和弹性套筒之间采用包胶注塑自然粘合。 弹性套筒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与对手件连接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适用于车辆真空管 路的快速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无需使用工装安装,依靠自带的倒 扣结构快速连接,并且无需采用破坏性拆卸即可快速拆卸,无论安装与拆 卸都无需借助工装、工具,简单省力。接头结构有接头本体和弹性套筒组 成,两者采用包胶注塑的自然粘合,产品结构简单,接头结构与对手件安 装时直接插入到底即完成安装,在拆卸时手动直接拔出即可。弹性套筒内 壁为波浪状,具有多个密封界面,密封性能卓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为图1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 用新型用于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兰科希管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弗兰科希管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0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