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导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1413.5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锋;施志福;熊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汉鼎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型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导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导光板(LightGuidePanel))提供从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发射和扩散的路径,应用在背光模组(BackLightUnit,BLU)上,它主要使用于如液晶显示器的非发射显示器或灯箱招牌等装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需求的都是超薄型的外观,这样就必须改进现阶段电子产品的内部构造,而现阶段使用的背光模组都比较厚,设计外壳时需要对背光模组的厚度留有一定的位置,这样就必须改进其他硬件结构,给研发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超薄型导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胶框、导光板、反射片和遮光板,所述胶框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内壁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设置有所述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所述导光板呈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遮光板与所述导光板呈一体化设置后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为贴膜槽。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反射片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框的内壁上设置反射片,将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设置遮光板,遮光板与导光板呈一体化设置,有效的减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另一方面,反射片的宽度大于导光板的厚度,防止漏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导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胶框1、导光板3、反射片2和遮光板5,胶框1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其内侧壁上设置有反射片2,反射片2的内壁与导光板3连接,导光板3的外边缘处设置有遮光板5,遮光板5与导光板3呈一体化设置。
如图2所示,遮光板5与导光板3呈一体化设置后形成凹槽,凹槽为贴膜槽4,反射片2的高度大于导光板3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框1的内壁上设置反射片2,将导光板3的外边缘处设置遮光板5,遮光板5与导光板3呈一体化设置,有效的减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另一方面,反射片2的高度大于导光板3的厚度,防止漏光。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汉鼎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汉鼎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1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