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1527.X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滨;张雪芳;底杏甫;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F24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 代理人: | 刘寿椿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热轨 生产 碳棒 电源线 装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碳热轨一种新型的地热材料,他与传统的地热发热方式不同。传统的地热供暖主要以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对房间进行加热,这两种供暖方式都是先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内的人们从空气中获取热量,然而室内的热空气往往都上升到上层,冷空气存在于下层,这就导致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出现上热下凉的情况。采用对流方式的散热器都要辅助风机进行散热,但是风机在运行中有噪音会影响人们的休息。而碳热轨则是通过红外辐射来加热,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让人们感到温暖,是极好的地热材料,市场的需求量很大。
而传统的地暖热轨中碳棒与电源线的装配方式效率低下,影响了地暖热轨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率的碳棒与电源线的装配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其包括:碳棒供给装置,其用于提供碳热轨中的碳棒;电源线供给装置,其用于提供所述碳热轨中的电源线;连接件供给装置,其用于为所述碳棒与所述电源线的连接提供连接件;装配装置,其用于将所述碳棒与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连接件装配在一起;与所述碳棒供给装置、所述电源线供给装置、所述连接件供给装置和所述装配装置相连接并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及支撑架,所述碳棒供给装置、所述电源线供给装置、所述连接件供给装置、装配装置和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并且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源线进行校直的校平机、用于对所述电源线进行钻孔的线夹及第一钻孔机。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碳棒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形成的平面下方;其包括:第一碳棒输送机,其用于储存所述碳棒;通过碳棒分离运输机与所述第一碳棒输送机衔接的第二棒输送机;在所述碳棒分离运输机与所述第二棒输送机连接处设置有切割机,其用于将所述碳棒切割至指定长度;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碳棒钻孔的第二钻孔机和碳棒吊装夹具。并且在所述第二棒输送机的尾端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尾端传感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碳棒输送机与所述第二棒输送机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碳棒分离运输机倾斜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源线供给装置包括线盘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的送线机构;并且在所述线盘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缓冲控制传感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供给装置包括供料斗和与所述供料斗连接的送料导轨;所述送料导轨连接至所述装配装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配装置为打钉机。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箱和与所述控制箱相连接的控制操作显示屏。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第二送线机构,用于将完成装配的所述碳棒与所述电源线输送至下一工序;并且,在所述第二送线机构和所述装配装置之间设置有检查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碳棒与所述电源线是否装配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每小时可以完成至少500根碳棒与电源线的装配,可以大大提高碳棒与电源线的装配效率;
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装配的碳棒与电源线接头可以避免了电源线与碳棒接触面的走火现象,确保了整体的导电性及安全性,保证了碳热轨具有极佳的取暖效果;同时,避免了维修的费用,也延长了碳热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碳棒与电源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碳热轨生产用碳棒与电源线装配设备
110:碳棒供给装置
111:第一碳棒输送机
112:第二棒输送机
113:碳棒分离运输机
114:切割机
115:第二钻孔机
116:碳棒吊装夹具
117:尾端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1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噁唑烷的单组分玻璃底涂料
- 下一篇:癌性疾病调节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