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1570.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0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段丽;李沐润;曹国峰;王楚瑶;石杲;司晓燕;石磊;石殿奎;刘鸣寒;吕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杲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2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捕获 分离器 | ||
1.一种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 蚤管(1)、连接管(2)、吸蚤弯管(3)、弹性密封盖(4)、滤 蚤网(5)、排气弯管(7)、分离器主体(8)、直管(19)、出蚤 口(9)、排气软管(10)、集蚤管(11)、进气阀(15)、气囊(17) 和排气阀(18);
所述分离器主体为底面重合的空心圆台连接而成,分离 器主体上端口由弹性密封盖密封,吸蚤管通过连接管与吸蚤 弯管连通,吸蚤弯管、排气弯管与分离器主体连通,所述滤 蚤网固定于排气弯管的上端口,排气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排 气弯管和进气阀,进气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气囊的一端,气囊 的另一端连接在排气阀上,直管与分离器主体的下端口连 通,直管下端的出蚤口与集蚤管连通,集蚤管的上端口与顶 盖(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吸蚤管为透明V型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主体上口直径15mm—18mm,下口 直径10mm,中间直径25mm—40mm,高35mm—45m的 两个底面重叠的空心圆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主体由透明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吸蚤弯管、排气弯管均为透明直角形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滤蚤网的网孔直径在0.3mm-0.6mm之间, 用固定环(6)固定于排气弯管(7)的上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连有固定带(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吸蚤弯管的竖管的出蚤端口与集蚤管的上端 口相距10mm—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集蚤管的上端口与顶盖(13)通过连接带(12)连接, 顶盖连接开启柄(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杲,未经石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15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柑桔实蝇类性诱捕器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化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