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捻股机用校直器轴承双槽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1681.7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旭;付双杰;江明坤;黄传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02 | 分类号: | D07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晓敏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股机用校直器 轴承 双槽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捻股机中用于钢帘线消除残余应力的校直器轴承双槽型装置,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捻机中校直器的作用是使钢帘线经过反复弯曲变形,使钢帘线其内部的残余应力进一步得到消除,从而使结构捻制更加紧密并获得较好的平直度,由于钢帘线规格结构品种较多,强度等级不同,各种规格的钢帘线对校直器的压下量以及轴承槽型磨损更换周期不同,在捻股生产过程中,如3+6、3+9等系列层型结构钢帘线由于控制其捻制紧密性,往往捻股机运行一定的周期后,校直器轴承在运转灵活的情况下其槽型已经磨损,从而不能保证其钢帘线的捻制紧密性。
现有技术控制方法是:双捻机生产钢帘线采用平板或十字交叉校直器,在校直器上装有上下25组625轴承并在轴承表面中间位置开有一道U型1.2×0.6mm小槽,钢帘线在校直器槽型中间经过进行反复弯曲变形并保持一定压下量,从而使得其内应力消除并获得较好的捻制紧密性。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不同规格钢帘线的捻制紧密性要求不同,如控制层型结构钢帘线捻制松散时,校直器轴承因槽型磨损周期短,导致更换频繁;2、现有校直器轴承中间开有一道小槽,当槽型磨损时,其轴承运转仍比较灵活,维护更换频次较高,使用周期时间较短,部分层型规格钢帘线的校直器轴承更换周期为15天左右;因此,现有控制技术已不能满足工艺生产的需要,捻股机床维护调试校直器频次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消除残余应力并延长校直器轴承更换维护周期的捻股机用校直器轴承双槽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捻股机用校直器轴承双槽型装置,包括固定在捻股机床过捻器摇篮支架上的校直器,所述校直器包括偏心压下手柄、上下滑板及分别设置在上下滑板上的两组二十五只独立的轴承,所述轴承表面形成有双槽,所述偏心压下手柄控制上下滑板相对移动使上下滑板上的两组二十五只独立的双槽轴承相互自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轴承是625轴承。
进一步,所述双槽是两道相同规格的槽型。
进一步,在所述摇篮支架上开设有两个槽口,所述校直器通过校直器支架和双排螺杆固定在捻股机床过捻器摇篮支架的两个槽口处,使校直器在摇篮支架上可以有一定的调节距离,保证钢帘线经过校直器轴承的内外两道槽时可以直接调节互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安装校直器轴承双槽型装置,即在现有校直器的轴承表面上将单槽型改为双槽型,结构简单、可有效消除残余应力,并能实现二次利用,而且使用操作方便,同时能延长校直器的轴承更换维护周期,降低维修、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槽轴承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含义:
1、偏心压下手柄;2、上下滑板;3、双槽轴承;4、校直器支架;5、摇篮支架;6、过线轮;7、校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捻股机用校直器轴承双槽型装置,包括固定在捻股机床过捻器摇篮支架5上的校直器7,校直器7包括偏心压下手柄1、上下滑板2及分别设置在上下滑板2上的两组二十五只独立的轴承,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槽轴承示意图;如图2所示:轴承表面形成有双槽,偏心压下手柄1控制上下滑板2相对移动使上下滑板2上的两组二十五只独立的双槽轴承3相互自锁;当钢帘线经过校直器7时,通过相互自锁的两组二十五只独立的双槽轴承3使其弯曲变形来消除残余应力从而保证其捻制紧密性;本实施例中的轴承是625轴承,双槽是两道相同规格的槽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1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