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2052.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防型腔侧粘模顶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若型腔一侧制有凸起,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塑料件对凸起处的包紧力过大,容易使整个塑料件粘附在型腔侧,而由于塑料件的顶出机构都设置在型芯侧,从而导致塑料件无法顶出脱模,影响下次注塑成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先将产品从型腔侧顶出,再由型芯侧顶针将产品顶出脱模,保证产品顺利脱模的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在上复板下设置型腔,型腔下制有凸起,在下复板中开有穿孔,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顶针,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中开有安装槽和复位孔,在安装槽中设置上推板、下推板和推杆,上、下推板中开有弹簧槽,弹簧槽中设置弹簧,推杆穿过型腔的凸起与塑料件相接触,在型芯中设置复位杆,复位杆穿过复位孔与下推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主要特征是在型腔中开有安装槽和复位孔,在安装槽中设置上、下推板和推杆,上、下推板中开有弹簧槽,弹簧槽中设置弹簧,弹簧上端与上复板相接触,弹簧下端与下推板相接触,在型芯中设置复位杆,复位杆穿过复位孔与下推板的下端相接触,在模具合模注塑状态,复位杆一直顶住下推板,防止上、下推板和推杆向下移动进入模腔中影响塑料件注塑成型,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下复板带动模脚、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型芯、复位杆向后移动,模具逐渐打开,在复位杆向后移动不再顶住下推板,因此弹簧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推动上、下推板,上、下推板带动推杆向下,推杆从型腔的凸起处伸出将塑料件向下顶,使塑料件能留在型芯上,而下复板继续带动模脚、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型芯、复位杆和塑料件向后移动,由注塑机顶杆带动上、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带动顶针将塑料件从型芯上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通过在型腔一侧设置上、下推板、推杆和弹簧,使模具在开模时,通过弹簧带动先将塑料件从型腔侧顶出,防止塑料件粘附在型腔上,从而保证产品能顺利脱模。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所述的上、下推板中开有左右两个弹簧槽,在各弹簧槽中分别设置弹簧。由两组弹簧来推动上、下推板,使上、下推板的动作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杆顶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下设置型腔3,型腔下制有凸起4,在下复板中开有穿孔5,下复板上设置模脚6,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和顶针9,注射机顶杆20穿过穿孔与下顶针板相接触,模脚上设置型芯10,型芯与型腔3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3中开有安装槽12和复位孔13,在安装槽中设置上推板14、下推板15和推杆16,上、下推板中开有弹簧槽17,弹簧槽中设置弹簧18,推杆穿过型腔3的凸起4与塑料件11相接触,在型芯10中设置复位杆19,复位杆穿过复位孔13与下推板15相接触。主要特征是在型腔3中开有安装槽12和复位孔13,在安装槽中设置上、下推板14、15和推杆16,上、下推板中开有弹簧槽17,弹簧槽中设置弹簧18,弹簧上端与上复板1相接触,弹簧下端与下推板15相接触,在型芯10中设置复位杆19,复位杆穿过复位孔13与下推板的下端相接触,在模具合模注塑状态,复位杆19一直顶住下推板15,防止上、下推板14、15和推杆16向下移动进入模腔中影响塑料件11注塑成型,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下复板1带动模脚6、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型芯10、复位杆19向后移动,模具逐渐打开,在复位杆向后移动不再顶住下推板15,因此弹簧18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推动上、下推板14、15,上、下推板带动推杆16向下,推杆从型腔3的凸起4处伸出将塑料件11向下顶,使塑料件能留在型芯10上,而下复板2继续带动模脚6、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型芯10、复位杆19和塑料件11向后移动,由注塑机顶杆20带动上、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带动顶针9将塑料件从型芯10上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防型腔侧粘模顶出机构,通过在型腔3一侧设置上、下推板14、15、推杆16和弹簧18,使模具在开模时,通过弹簧带动先将塑料件11从型腔3侧顶出,防止塑料件粘附在型腔上,从而保证产品能顺利脱模。所述的上、下推板14、15中开有左右两个弹簧槽17,在各弹簧槽中分别设置弹簧18。由两组弹簧18来推动上、下推板14、15,使上、下推板的动作平稳、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2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模具的模仁冷却装置
- 下一篇:加速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