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件冲压成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183.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宏强;朱利伟;阮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2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型件冲压成型模。
背景技术
在许多的机器设备中,尤其是钢管塔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U型钢材。在传统的U型钢材的制造中,冲压时的力度难以控制,经常容易导致U型件冲压的弯度不够,或者冲压过重,而使得工件拉伸过大等想象,报废的工件数目大,极大程度上的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并且,在冲压的过程中,工件冲压完成后通常都需要人工进行收集完工产品,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压、出料均为自动化操作、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的U型件冲压成型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件冲压成型模,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及出料单元,所述上模单元包括可上下动作的上模板、用于冲压工件的上压模及用于驱动上模板动作的第一驱动件,该上压模固连于上模板中心部位置,所述上压模底部开设有形状、大小配适于工件的冲压凹槽;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下模板、配合上压模冲压工件的下压模、缓冲件;所述下模板对应上压模位置开设第一槽腔和第二槽腔,所述下压模一端通过连接柱固连于第二槽腔底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槽腔上表面;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柱、限位柱,所述缓冲柱通过弹簧连接于第二槽腔底面,所述限位柱为缓冲柱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两凸柱;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可左右动作推出工件的出料推头、用于限定出料推头于冲压凹槽位置的固定臂、用于驱动出料推头动作的第二驱动件及出料滑槽;所述出料推头端部设有容纳槽,一弹性件置于该容纳槽内,其中一端部固连于容纳槽底部,另一端伸出容纳槽连接一推板;所述第一槽腔侧壁设有半圆形槽,一滚柱可转动的置于该半圆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滚柱两侧部中心部向外凸起形成转动柱,所述半圆形槽两端部开设有用于容置该转动柱的柱槽,所述柱槽的形状与转动柱相配适,滚柱设置在上压模与下压模的接触面上,通过滚柱的设置,在上压模与下压模配合冲压的过程中,两者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可相对减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均为气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通过上压模的内凹与下压模的上凸相配合,颠覆传统的下凹与上凸配合的模式,使得工件的压铸更加精准,工件报废率低;由于上压模为内凹设置,在冲压完成后,工件会跟随上压模向上移动,通过出料推头推入出料滑槽内滑出,完成出料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U型件冲压成型模,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及出料单元,上模单元设置与下模单元的正下方,出料单元设于上模单元的侧部,通过三者之间的配合,实现工件冲压的自动化操作。
具体的,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模板11、上压模12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上压模12固定连接于上模板11中心部位置,用于与下模配合冲压工件使其成为U型。所述上模板11可上下动作从而带动上压模上下动作,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上模板11上下动作冲压工件;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为气缸。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下模板21、下压模22以及缓冲件,所述下压模22与上压模12相配合以冲压工件;具体的,所述上压模12底部开设有冲压凹槽13,该冲压凹槽13的形状、大小均与工件相等,相应的下压模的形状、大小也与工件相等。所述下模板21对应上压模12位置开设第一槽腔23,在第一槽腔23的下方设有第二槽腔24,所述下压模22一端通过连接柱3固定连接于第二槽腔24底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槽腔23上表面;所述第一槽腔侧壁设有半圆形槽,一滚柱6可转动的置于该半圆形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滚柱6的两侧部中心部向外凸起形成转动柱,所述半圆形槽两端部开设有用于容置该转动柱的柱槽,所述柱槽的形状与转动柱相配适;柱槽的直径略大于转动柱的直径,从而当转动柱置于柱槽内时,转动柱可相对柱槽转动。滚柱6设置在上压模与下压模的接触面上,通过滚柱6的设置,在上压模与下压模配合冲压的过程中,两者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可相对减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