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的透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320.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1/03 | 分类号: | F21V31/03;F21V17/10;F21W101/02;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透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的透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车灯透气机构一直采用传统的透气盖机构或者透气管机构一成不变。特别是汽车前大灯使用原有的透气机构有很大的局限,这种透气机构的防水性、防尘性能差,在车灯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吸水、进灰尘等现象。为了解决以上技术缺陷,也有很多人为这做过很多努力,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高成本的透气膜,但这种透气膜的价格贵,是普通透气膜的5-6倍,使用这种透气膜,会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的透气机构,该机构的防水防尘性能更好,且结构更加紧凑,生产制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的透气机构,包括车灯防尘帽和透气卡子,所述车灯防尘帽上设有径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下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透气卡子的一端设有卡勾,所述透气卡子插入车灯防尘帽的凹槽内,且通过卡勾通孔的扣合相固定,所述透气卡子的一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中部防护筋,所述中部防护筋上向两侧延伸出多个第一防护筋,同侧相邻两个第一防护筋之间还设有第二防护筋,第二防护筋的一端与透气卡子的边沿相齐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护筋远离中部防护筋的一端向远离卡勾的一端倾斜,所述第二防护筋靠近中部防护筋的一端也向远离卡勾的一端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灯防尘帽的凹槽的下侧壁上还开设有定位缺口,所述透气卡子的另一面上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卡入定位缺口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迷宫式结构的透气卡子与防尘盖的双重密封作用,起到了以下技术效果:第一,解决了原有透气结构防水防尘效果差的两大难题;第二,解决了采用高性能透气膜带来的成本问题;第三,减少灯具本身物料的使用,简化了灯具本身的结构复杂程度;取消了单独透气结构所用的零部件,有利于成本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卡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车灯的透气机构,包括车灯防尘帽1和透气卡子2,所述车灯防尘帽1上设有径向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下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通孔13,所述透气卡子2的一端设有卡勾21,所述透气卡子2插入车灯防尘帽1的凹槽11内,且通过卡勾21通孔13的扣合相固定,所述透气卡子2的一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中部防护筋23,所述中部防护筋23上向两侧延伸出多个第一防护筋22,同侧相邻两个第一防护筋22之间还设有第二防护筋24,第二防护筋24的一端与透气卡子2的边沿相齐平。
所述第一防护筋22远离中部防护筋23的一端向远离卡勾21的一端倾斜,所述第二防护筋24靠近中部防护筋23的一端也向远离卡勾21的一端倾斜。
所述车灯防尘帽1的凹槽11的下侧壁上还开设有定位缺口12,所述透气卡子2的另一面上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卡入定位缺口12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迷宫式的防水结构没有直接的通道,空气中的尘土与雨水不易进入灯具内部,如图3所示的透气卡子结构,空气中的尘土或雨水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灯具,都会被这种迷宫式防水透气结构的防护筋阻挡在灯体外。
这种迷宫式透气结构主要是在原有的透气结构外加上阻挡灰尘进入的迷宫防护筋和盖片,这种盖片与原有的透气盖构成了双重密封,这种透气结构可以不使用透气海绵,透气性能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空气是流动的,它不会受到迷宫式透气结构防护筋阻挡。在防水性能测试中,因为空气对流没有影响,不会造成吸水现象,而迷宫式的防护筋也会保护灯具,不会造成进水现象。在防尘性能测试中,盖片与原有的透气盖构成的双重密封也双重保护了灯具会进入尘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治疗骨折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