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奇逊炉炉头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476.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司银亮;刘春现;刘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九龙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45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艾奇逊炉炉头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奇逊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艾奇逊炉炉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艾奇逊石墨化炉是使炭化后炭质材料(炭化物)石墨结晶发达的一种热处理炉。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焦增碳剂是以含挥发份的石油焦和煅后焦做原料,经过2800℃以上的高温处理得到优质增碳剂,每炉可装生石油焦390T,当温度达到200℃以上时挥发份开始逸出,500℃达到高峰。艾奇逊炉的升温主要依靠电流的送入,即炉头对艾奇逊炉施加电压和电流,新型的艾奇逊炉采用的是高电流低电压的加热方式,便随着的是炉头电极的温度较高,且炉头电极的后端裸露在空气中,较高的温度容易造成电极的氧化,不利于设备的长时间使用。
申请号为201110210072.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炉头用石墨粉和艾奇逊炉头结构及其养护方法,该专利电极(2)在炉头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水冷装置(4),水冷装置(4)包括设置在电极中的水槽(41)和水槽外侧的水槽盖(42),螺杆(43)穿过水槽盖(42)和螺母(44)将水槽盖(42)与电极(2)连接固定,水槽盖(42)还设置有进水管(45)和出水管(46)。通过循环水对电极进行冷却,可以确保炉体使用过程中电极不会因为高温氧化,但是该装置无法对冷却水的流量进行监控、无法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监测,对于炉头的降温不能灵活进行,无法应对突发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艾奇逊炉炉头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水槽对石墨电极进行降温,冷却水循环设计完美,不会将冷水和热水交织在一起导致散热效果降低,且设置的冷却水流量监控和温度监控系统能够对炉头电极的温度进行掌握,并合理分配资源对电极的降温更加智能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艾奇逊炉炉头冷却装置,包括石墨电极,所述石墨电极后端设置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开口设置水槽盖,所述水槽盖上设置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冷却水槽内设置与所述冷水进口连通的送水管道,所述送水管道前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冷水进口连通输水管道,所述热水出口连通排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上设置水流监控机构,所述排水管道设置温度监测机构,所述温度监测机构与所述水流监控机构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盖上设置压杆,所述压杆通过所述螺杆固定在炉墙上,所述压杆与所述螺杆通过螺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监测机构包括电磁流量计、水泵和控制器,所述电磁流量计、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冷却池内,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冷却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监测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监测管道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所述温度监测管道两端通过法兰盘与所述排水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艾奇逊炉炉头冷却装置,冷却水槽内的冷却水循环流通带走石墨电极的热量,加速石墨电极的散热,避免其升温过高造成氧化,热水出口设置在水槽盖上,出水口与冷水进口通过送水管道连通,将冷水注入冷却水槽的另一端,冷水从出水口流入冷却水槽,并在冷却水槽内流通至水槽盖处的热水出口,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槽内循环流通,冷水进入热水排出,不会造成冷水热水交织在一起,对于石墨电极的降温效果非常好。输水管道连通送水机构,输水管道上设置水流监控机构,可以对输水量进行监测和控制,排水管道上设置的温度监测机构对于水温进行监测,水温可以反映石墨电极的温度情况,当水温过高时水流监控机构加大冷却水的循环力度,可以加快石墨电极的冷却,当水温不高时,可以减慢循环水的流速,不会浪费多余的能源,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艾奇逊炉炉头的长久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槽对石墨电极进行降温,冷却水循环设计完美,不会将冷水和热水交织在一起导致散热效果降低,且设置的冷却水流量监控和温度监控系统能够对炉头电极的温度进行掌握,并合理分配资源对电极的降温更加智能化,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艾奇逊炉炉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流速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九龙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九龙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4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网多平面结构的短消息中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空调器中的冷媒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