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的塑料靠背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945.2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梁业;胡连强;陈亚雄;杨婵君;冯奇;郁军;李珉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余永莉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塑料 靠背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靠背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的塑料靠背 骨架。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座椅靠背骨架一般都是采用钢材等金属材料,是 因为钢材强度高,成型工艺和制造工艺性都比较好,所以在当前主流的座椅 后背骨架设计中,钢材通常是首选的材料,从而可以充分保证座椅的安全性 能。但是钢材的密度大,导致金属骨架的重量较大,进而增加座椅的重量, 这样会降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增加碳排放量不利于环保。
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部件,具有美感的外观和舒适的触感同样很重 要。由于采用钢材制成的金属靠背骨架,不能作为零件直接外露,所以通常 座椅靠背采用发泡,面套等来包覆隐藏金属靠背骨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座 椅后背的外观美感,并且与乘客在交通工具内部追求流线型外型的当代趋势 不一致,同时限制了座椅外形设计的自由度。
因此,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的主要组成部件,通过轻量化设计,减低重量, 并且使其具有美感的外观和舒适的触感,已经成为汽车优化设计和选材的主 要发展方向。
申请号为201080016574.8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结合在一起 的靠背和增强复合层的座椅后背”,该座椅后背包括由第一聚合材料形成的靠 背,以及由第二聚合材料形成的增强复合层,其中,靠背的第一聚合材料被 熔融粘结到增强复合层的第二聚合材料,从而将靠背、托架和增强复合层结 合在一起,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座椅组件的重量。但是,其中的托架必须通过 安装托架以及穿透托架的紧固件连接,另外,作为座椅靠背,托架以及紧固 件的外露面还必须采用额外的覆盖零件进行遮挡。
因此,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较轻重量并且具有较令人满意 的外观的座椅后背,但是由于其中所必须使用的复杂零件,使得该座椅后背 的成型工艺较为复杂,且增加了该座椅后背的零件重量,并增加了零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的塑料靠背骨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 中的座椅后背所需零件较多,成型工艺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座椅的塑料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包括:靠背主体,所述靠 背主体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 立柱的中间区段;一对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靠背主体的第一 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内侧;还包括:连接所述靠背主体与加强件的螺母,所述 螺母具有一管状部以及通过该管状部间隔开的大端法兰和小端法兰;其中, 所述靠背主体由第一聚合材料围绕装配在一起的螺母以及加强件注塑而成, 所述螺母的大端法兰夹置于所述靠背主体的立柱与加强件之间,小端法兰从 所述加强件背离所述靠背主体的一端伸出。
所述靠背主体、螺母、加强件中的任意两者在接合处均为融合连接。
所述加强件包括大致沿靠背倾斜方向延伸的第一板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 一板部垂直的一对折叠臂,从而形成具有U形横截面形状的板材。
所述加强件的第一板部上具有凹部以及设于所述凹部的底面上的固孔, 所述螺母的大端法兰止位于所述凹部,所述小端法兰从所述固孔中伸出。
所述螺母的大端法兰具有封闭的表面。
所述螺母的小端法兰以及管状部具有贯穿的通道。
所述靠背主体通过注塑直接形成露出的外观面。
所述靠背主体还包括由第一聚合材料围绕所述螺母的管状部以及小端法 兰注塑形成的加固部。
所述靠背主体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加强件在所述靠背主体的立柱的相反 侧注塑形成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件由不同于所述第一聚合材料的第二聚合材料模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靠背骨架采用一种具有特别结构设计的螺母替代现有技术 中的复杂零件对靠背主体以及加强件进行连接,使得该座椅的塑料靠背骨架 具有减少的零件以及较轻的重量,并且具有流线型且令人满意的具有美感的 外观,与此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充分地支撑乘客,因此相对现有技术 提供了一种具有显著优越性的座椅的塑料靠背骨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座椅的塑料靠背骨架的整体 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靠背骨架的后视图;
图3是如图1所示靠背骨架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