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4330.1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安光;成勇;王丽广;汪静;李旺成;彭思佳;梁东雪;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兆瓦 风力 发电 机组 塔筒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风力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作为除水电之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和最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风力发电近些年来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尤其随着国内的用电需求增大,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一个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塔筒,在风场的建设中,需要用到塔筒吊耳和起吊机相配合以将塔筒进行搬运和竖立对接。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现有塔筒吊耳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结构太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由于塔筒在建设过程中是处于一个由水平吊运逐步翻转直至竖直吊运安装的过程,而现有塔筒吊耳结构太单一,使得当塔筒的吊运状态改变后,吊耳不能根据塔筒的状态变化而实时同步调整自身的状态,使得吊耳和起吊绳索的连接点处不能灵活转动调节,起吊绳索受力不均衡,起吊绳索容易损坏,这严重影响了吊装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吊装工作风险。
(2)塔筒吊耳通用性不强。由于塔筒高度、法兰螺栓孔数及孔径有多种型号,并且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同节的塔筒吊耳都不通用,故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型号的塔筒吊耳(如现有风场准备的塔筒上下吊耳就有17种之多)。塔筒吊耳通用性不强,使得建设成本上升,再加上各塔筒吊耳外观、尺寸并无明显区别,所以存在出错的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并存在操作风险。
(3)现有塔筒吊耳上设有多个固定孔,使得操作人员拆装不方便,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方便吊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的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包括用于与塔筒法兰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凸起的吊装部,所述吊装部上设有用于穿设起吊绳索的吊耳,所述吊耳与吊装部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装部包括两个对称的凸块,设于所述两个凸块之间的吊耳分别与两个凸块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上于吊装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均与固定件配合以使塔筒吊具与塔筒法兰固定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孔为腰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固定孔中的一个为腰形孔、另一个为圆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由于吊耳与吊装部为铰接,使得吊耳也能够根据塔筒的状态变化而实时同步调整自身的状态,使得吊耳和起吊绳索的连接点处能实现灵活转动调节,起吊绳索受力均衡,不易损坏,提高了吊装工作效率,减少了吊装工作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由于塔筒吊具具有的灵活性,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利用带滑轮组合的起吊绳索和吊具一起开展吊运工作,当塔筒状态发生变化时,起吊绳索在滑轮组合和本实用新型的吊具的共同作用下,能够灵活的自动调整吊运角度和绳索的长短比例,使得吊运工作十分快捷、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吊具设有两个固定孔,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孔为腰形孔。腰形的固定孔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塔筒螺栓孔距来调整固定件的位置再进行固定。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能够满足不同螺栓孔距的塔筒的需求,操作人员无需再准备多种型号的吊具,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吊具,单个吊具的有效载荷为18t,现有每套塔筒只需6个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即可吊装,在数量上和工作强度上都有减轻,加上每个吊具只有两个固定孔,这种吊装方式在拆装上要方便的多,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吊具间的通用性和吊装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塔筒吊具的正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塔筒吊具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4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