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相器和加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5634.X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康克军;施嘉儒;王平;唐传祥;陈怀璧;刘耀红;阎忻水;黄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5H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加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和加速器领域,尤其涉及移相器和 加速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微波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微波器件之一,在雷达、加速器、 通信以及仪器仪表领域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通常在结构中插入介质 片、销钉、铁氧体等可以实现导波系数的改变,进而可以改变微波的 下相位。
移相器是一种能够改变微波相位的一种移相器,在高功率微波的 合成和分配中有独特的应用。相位变化速度越快,系统工作重复频率 就可以越高。高功率移相器在国外已经有所研究。他们在波导中安置 了一定几何尺寸的铁氧体或铁电体,通过外围的高压外电路来改变铁 氧体或铁电体的材料参数进而改变相移。这些移相器的设计对外电路 要求比较高。要实现快速的相变,外加的脉冲电压通常要几千伏,同 时对脉冲上升沿要求也很高。此外,这些移相器中为了让微波有很好 的传输特性通常要加一些其他的介质在结构中,所以设计比较复杂。
通常的移相器是双端口微波元件,微波从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 个端口传出。相位的改变通过在传输段中加入膜片、铁氧体等实现。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通过外电路来改变铁氧体材料参数的移相器 存在以下缺陷:
(1)相移有限,目前文献中给出的设计,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 相位的快速变化,但是相位的变化范围很小,不能达到180°相位的 变化;
(2)稳定性差,现在移相器采用外电路控制的方法,通过改变材 料的电参数或者磁参数来实现微波相位的改变,这对外电路电压的稳 定性要求比较高。目前的设计大多是在测量结果中截取效果比较好的 一段作为设计的结果;
(3)材料限制,目前已有的移相器在移相器内部有铁氧体材料或 其他材料,增加设计的难度;
(4)外电路使用,通过外电路改变材料的参数进而改变相位的大 小,外电路的电压通常要几千伏。
在现有技术中,单个移相器还没有实现相邻的微波脉冲之间的 180°相移,主要原因是微波的传输受到限制,微波在通过移相器的时 候,功率会有所降低,同时也会有部分微波被反射,而且基于铁氧体 的移相器要保证反射小,损耗小,而且还要速度快,这些都是限制的 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移 相器和加速器,能够实现相邻的微波脉冲在移相器出口处具有相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包括具有 第一中空结构的转动部,所述第一中空结构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 空腔的横截面与所述转动部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在周向上呈周期性 连续变化,以便当所述转动部转动时,使得在所述移相器的出口处的相 邻的微波脉冲之间具有一个相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横截面与所述转动部的旋转中心之间 的距离在周向上以180°为周期连续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相移在0°至180°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空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渐变腔以及邻近于 所述转动部两端设置的两个第一圆波导,两个所述第一圆波导通过相 应的所述第一渐变腔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两端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邻近于所述微波入口和所述微波出口设置 的两个固定部,所述转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固定部具 有第二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包 括方波导、第二渐变腔以及第二圆波导,所述方波导通过所述第二渐 变腔与所述第二圆波导相通,所述第二圆波导靠近所述转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波导与所述第二圆波导的内径一致。
进一步地,还包括扼流结构,所述扼流结构设在所述第一圆波导 与所述第二圆波导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速器,包括用于加速加速器中的电子 的加速管、本实用新型的移相器和驱动装置,所述移相器设在所述加 速管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管包括第一加速管和第二加速管,所述第一 加速管位于所述第二加速管的上游,所述移相器设在所述第二加速管 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短波天线及其安装装置
- 下一篇:混合动力汽车锂电池及其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