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5803.X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胜;尹宏清;尹宏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嘉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44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高温 检测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池,特别是一种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分析池主要有玻璃管式分析池、一体式分析池、光学准直系统与分析池分体结构等,应用于烟气排放的检测。由于烟气高温、高湿、高腐蚀和粉尘含量大等原因,与烟气接触的光学检测玻璃窗片极易被污染,检测光强衰减较大,甚至影响到气体浓度检测精度,必须定期对玻璃窗片进行清洗和维护(200420012676.4)。
在清洁维护时需要拆卸玻璃窗片,甚至要拆除光学准直系统或光学传输组件,如光纤等部件,这些都必须拆除检测池气路连接气管。相应的,在清洗完玻璃窗片后,需要重新安装玻璃窗片,调整光学系统,并重新连接气路管路,恢复到原来工作状态,维护工作量大。总之,传统的分析池存在以下不足:(1)分析池窗片和腔体定期清洁维护过程中需要拆除光学系统或光学组件,必须拆除分析池连接气管,才能维护,拆装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浪费人力物力。(2)分析池窗片和腔体清洁维护后,需要重新恢复组装光学系统,甚至需要重新调整光学系统,否则会造成光强传输效率的降低,光路稳定性很差;重新连接分析池气管后,检测前还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在分析池窗片和腔体清洁维护时,不仅耐高温、耐腐蚀、精度高,而且拆换方便、使用可靠,维护便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包括分析池腔体、分析池端盖、分析池底座,在分析池腔体两端端部各密封连接一个分析池端盖,该分析池腔体两端的底部与分析池底座密封连接,光学传输组件安装在所述分析池底座两端上,在与分析池腔体两端底部连接的分析池底座上分别设置气路连接孔,该连接孔分别与检测样气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相通,该气路连接孔与分析池腔体两端上的通气孔、分析池腔体相通形成气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把光学传输系统和气路管路连接部分都设计在分析池底座,分析池腔体与底座通过密封圈和螺柱连接,把光学传输系统、气路管路连接与经常需要维护的分析池腔体分离。在分析池窗片和腔体清洁维护时,不影响光路部分,不需要拆装连接气管,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和成本,设备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好。(2)结构拆装方便,如果需要清理或者更换,只需将固定在分析池腔体与底座的螺柱松脱,取出分析池腔体,拆开两端分析池端盖,即可对分析池腔体和玻璃窗片进行清洁维护。清洁完成后,安装分析池端盖,再将分析池腔体通过定位销准确安装到分析池底座,用螺柱锁紧即可,解决了分析池窗片和腔体清洗维护时,需要拆装光学组件、气路连接组件,甚至需要重新调整的弊端,大大减轻了操作的难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3)分析池主体部件采用316L、密封圈采用氟橡胶材质,具有耐高温、高湿和高腐蚀等特点,特别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现了设备维护时,保持气路和光路不变,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环境适应能力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的维护拆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的气路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的窗片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拆换的高温检测分析池,包括分析池腔体1、分析池端盖2、分析池底座3,在分析池腔体1两端端部各密封连接一个分析池端盖2,该分析池腔体1两端的底部与分析池底座3密封连接,所述分析池底座3两端上分别安装一个光学传输组件12,即分析池端盖2及分析池腔体1位于两个光学传输组件12之间,在与分析池腔体1两端底部连接的分析池底座3上分别设置气路连接孔(可以为螺孔),该连接孔分别与检测样气的进气管4和出气管5连接相通,该气路连接孔与分析池腔体1两端上的通气孔、分析池腔体1相通形成气路。
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窗片13通过密封圈14(可以为O型)、压环15密封固定在分析池端盖2,具体是压环15通过密封圈14将玻璃窗片13密封固定在分析池端盖2上,并位于各分析池端盖2与其对应连接的分析池腔体1一端之间。装配好的压环15、密封圈14、玻璃窗片13作为一个整体装配在分析池端盖2上,可以通过密封圈6密封嵌入分析池腔体1一端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嘉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嘉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低温、高真空环境材料显微观测系统
- 下一篇:便于搬运试样的大尺寸碳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