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6185.0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旸;李莎;唐建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旸;李莎;唐建代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G01V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6202 甘肃省酒泉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地质 勘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地质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地质学,地质学分支学科,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是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的简称。石油是流体,与固体矿产相比,有其独特的生成和聚集规律。石油聚集的地方并不是生成的地方,石油在生成后,必须通过运移才能聚集在有利的圈闭中。大量的勘探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很多有关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知识,逐渐形成这门学科。包括油气田地质学、调查和勘探油气的各种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油气田开发的地质学原理和工艺技术等内容。
在本领域中,需要对一些区域进行石油勘测,而在勘测过程中,需要利用钻头往地下打钻,已检测底部是否有石油存在,目前相关装置结构都十分的复杂,而且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当钻头在打钻过程中,触碰到坚硬的石头时,需要重新寻找位置进行打钻,十分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该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精简,具有变向功能,解决了现有相关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电机一的电机转轴一上固连有为伸缩结构的钻杆,所述钻杆的端部为钻头,所述旋转电机一的顶部具有竖立设置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电机轴固连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旋转电机一端部进入所述电机转轴一和钻杆内且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钻头内壁,所述直线电机上端具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立设置的旋转电机二,所述旋转电机二的电机转轴二端部固连有转盘,所述直线电机的电机轴上端固连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上端固连于所述转盘上,所述外壳内具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旋转电机一外壁上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连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本勘测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当在钻地过程中遇见坚硬的石块,可启动旋转电机二,转盘带动伸缩管转动,在橡胶套的作用下,使钻杆能够实现360度的转动,使在不拔出钻杆的情况下,使钻头发生偏移然后继续启动旋转电机一和直线电机,使钻头在该角度进行钻地勘测工作,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并不复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上述的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中,所述橡胶套的两侧上固连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橡胶套和所述外壳内壁上。
通过连接杆实现橡胶套的固定。
上述的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中,所述带动杆的下端具有凸出的转动部。
通过转动部连于钻头内壁,使带动杆不受转动运动影响。
上述的一种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中,所述钻头外壁上具有若干条呈螺旋形的钻纹。
使钻头能够方便快速的进入地面更深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精简,具有变向功能。
2、本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使在不拔出钻杆的情况下,使钻头发生偏移然后继续启动旋转电机一和直线电机,使钻头在该角度进行钻地勘测工作,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并不复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本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通过旋转电机一和直线电机的配合实现钻杆的伸入运动,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除去外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石油地质中勘测装置中带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电机一;2、电机转轴一;3、钻杆;4、钻头;4a、钻纹;5、直线电机;6、电机轴;7、带动杆;8、旋转电机二;9、电机转轴二;10、转盘;11、伸缩管;12、橡胶套;13、连接杆;14、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旸;李莎;唐建代,未经唐旸;李莎;唐建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6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