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感应装置及具有该指纹感应装置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6683.5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感应 装置 具有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指纹感应装置及具有该指 纹感应装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被广泛地应用,用户对便携式电子装置提出了更多 的功能需求,指纹识别感测器由于具有隐私保护功能而被设置于便携式电子 设备中,以增加用户体验。指纹识别模组通常整合于具有触控动能的电子装 置内,现有技术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一般包括一块玻璃盖板和指纹感测 芯片,指纹感测芯片放在玻璃的下方,该玻璃盖板起到对指纹感测芯片的保 护作用,用户使用时,手指触摸按压玻璃,感应信号需穿透玻璃到达感测芯 片。该种结构的缺点是:对玻璃厚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玻璃太厚信号衰减 很大,而减薄玻璃会增加成本以及降低玻璃的结构强图;同时对指纹感测芯 片的性能要求很高;第二类是在电子装置的外壳的表面开孔,分配一个特定 的区域给指纹装置,指纹识别芯片经封装、涂层后放置在该特定区域。该类 结构的缺点是:需要在外壳上开孔,破环了设备外壳的整体一致性;且需要 给指纹芯片表面增加额外的处理工序,如配色等,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维持设备整体 性,具有更佳的感应效果以及成本低、结构强度好的优点的指纹感应装置及 具有该指纹传感器的移动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指纹感应装置,包括外壳 和指纹识别器件,所述外壳包括正面部和与所述正面部相背向的背面部,所 述正面部设有一感应区域,所述指纹识别器件设于所述背面部对应所述感应 区域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器件嵌入所述背面部对应所述感应区域的位置 内。
优选地,所述背面部对应所述感应区域的位置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指 纹识别器件设于该容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器件粘接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正面部包括一正表面,所述感应区域位于所述正表面。
优选地,所述正面部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感应区域位于所述正面 部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优选地,所述正面部包括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感应区域位于所述正面 部的上侧面或者下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装置具有以下几点优 点:一、无需对外壳进行额外的开孔,结构强度良好;二、指纹识别器件设 在背面部,避免在外壳的正面部进行配色、涂层等繁琐的工艺;三、不破坏 外壳的外观,让装置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四、外壳较玻璃盖板更薄,从 而对指纹识别器件的性能要求比放置在玻璃盖板下时更低,相应地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移动终端,包括终端 本体和上述的指纹感应装置,所述外壳盖设于所述终端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指纹感应装置,不破坏外壳 的正面部,使得移动终端的整体更加美观,同时将指纹识别器件直接设在外 壳的背面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由于外壳的厚度较薄,可以使得使用该 移动终端时的指纹感应信号传输更强,当手指按压感应区域时,指纹识别器 件的感应速度更快,进而使得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外壳11—正面部12—背面部
13—感应区域20—指纹识别器件111—正表面
112—左侧面113—右侧面114—上侧面
115—下侧面121—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 图1~5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 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 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6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