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8075.8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毛独明;饶小波;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8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耐磨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耐 磨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分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随着检测与分析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提高 检测自动化程度、结果精确度和分析能力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高分子材料产品检测时,原有的耐磨测试设备安装样品工序复杂且难度 大,并对测试结果需要人为判定失效结果,进而导致经常停机且移动样品进行 检测,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对测试进行跟踪,而且挪动样品进行判断既破坏了 测试条件的稳定性,又会造成人为误差,即不同检测人员可能对同一试验得出 不同检测结果;耐磨测试失效具有随机性,人工检测无法随时跟踪,且肉眼较 难准确判定失效结果;原有耐磨测试仅仅关注失效结果,而并没有对失效结果 进行分析,这样的测试仅仅停留于表面,对于研发技术者来说用处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耐磨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差,测试结果 的精确性差,无测试结果失效分析能力,现有测试的人工成本与误差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 测装置,用于检测试验样品,其包括:处理器;耐磨测试磨刀具,与所述处理 器连接,用以对所述样品进行摩擦;样品支撑模具,其具有导电性,与所述处 理器连接,用于安装所述样品;升降台,与所述样品支撑模具及处理器连接, 用以控制所述样品支撑模具升降;气动夹具,与所述样品支撑模具及所述处理 器连接,用于将所述样品固定在所述样品支撑模具上;电流检测装置,与所述 样品支撑模具、所述耐磨测试磨刀具及所述处理器连接;成像设备,与所述处 理器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样品摩擦面。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支撑模具的表面具有导电涂料层或导电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处 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测试磨刀具具有导电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测装置能够通过 电流检测装置对耐磨测试失效结果自动检测与报警,并对失效断面进行成像放 大处理和失效模式判定,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耐磨测试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耐 磨测试结果精确度,提升了失效模式分析能力,减低了人工检测的成本和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测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测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处理器110,耐磨测试磨刀具120,样品支撑模具130,升降台140,气动 夹具150,电流检测装置160,成像设备170,试验样品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 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高分子材料(如高分子管材)耐磨测试设备安装样品 工序复杂且难度大,并对测试结果需要人为判定失效结果,进而导致经常停机 且移动样品进行检测,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对测试进行跟踪,而且挪动样品进 行判断既破坏了测试条件的稳定性,又会造成人为误差,即不同检测人员可能 对同一试验得出不同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采用自动控制装 置对样品进行定位及耐磨检测,并通过电流回路测试精确快速感测样品失效信 息,通过成像设备对样品失效断面进行成像放大处理,且把处理结果与数据库 数据进行比对而判定失效模式,实现了耐磨测试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耐磨测 试结果精确度,提升了失效模式分析能力,降低了人工检测的成本和误差。
如图1,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子材料耐磨性检测装置 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8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