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鹅育种单体笼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8758.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3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文;李亮;胡继伟;许恒勇;韩春春;刘贺贺;何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1/06 | 分类号: | A01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种 单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遗传育种及养殖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鹅是我国家禽生产中最具特色的养殖品种,我国肉鹅的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均占全世界总量的95%左右。然而,我国的的育种技术与鸡、鸭等其他家禽相比处于较为落后地位,主要原因在于鹅的养殖方式主要采用地面平养,这种养殖方法难以实现每只种鹅的个体性能测定,也难以实现每只鹅的准确系谱记录。因为在地面平养状态下,不能准确记录某枚鹅蛋是产自于那只母鹅,也不能准确记录某只母鹅的产蛋量有多少,从而导致母鹅产蛋量的选育提高较为困难。
家禽的笼养技术,在蛋鸡生产、蛋鸭生产、种鸡的选育等方面都已经有长期的应用,并且技术发展较快。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种鹅笼养技术,也没有适合于产蛋期种鹅个体记录的育种笼,导致对于鹅的育种目前仍然较为落后。使用专门用于鹅育种的单体笼,可以做到准确记录母鹅的产蛋量,并且让母鹅发挥正常的产蛋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针对鹅育种工作中进行种鹅个体产蛋性能测定的迫切需要,充分考虑产蛋期种鹅的体型、饮水、采食、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设计并应用了适合于大多数中型肉鹅产蛋期单笼饲养的鹅育种单体笼,能够满足种鹅产蛋期性能测定的需求,并保证种鹅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可用于解决现今在鹅育种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该鹅育种单体笼由前网、后网、顶网、底网、左侧网和右侧网围合而成。前面底部设有料槽,料槽通过可调节螺钉固定于支架上;前网为全开式门,门高50cm,宽25cm,门上部用门挂钩固定,开门时门即全部倒至料槽上;前网顶部的饮水器采用乳头式饮水器,所述饮水器固定在水线上;底网前缘有“L”型向外伸出的集蛋槽。前网、后网、左侧网和底网底部都设置有支架。
进一步,前置料槽通过可调节螺钉可在支架上实现前后伸缩,料槽下宽10cm,上宽15cm,高5cm,料槽距底面10cm,距门下缘为6cm。
进一步,在前网与左侧网和右侧网连接处设置挂钩,水线可以通过人工移动来实现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单体笼尺寸为:长×宽×高=30cm×50cm×66cm,全部由φ3.0mm热镀锌钢丝制作;前网、后网两面钢丝间隙均为8cm,左侧网和右侧网钢丝间隙均为2cm,顶网钢丝间隙8cm,底网钢丝间隙为2cm×2cm。
进一步,笼体安放底网倾斜角度为15°,方便鸡蛋滚入集蛋槽中。
进一步,笼底设置有脚架,脚架高20cm;所述脚架用25mm×25mm的角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支架由25×25mm的角钢制成,对整个单体笼起支撑作用。
所述鹅育种单体笼充分考虑了鹅的饮食、体型、采食及日常活动等方面的特点,是专门用于种鹅育种的产蛋期的种鹅育种笼。可有效解决以前鹅在地面平养状态下所遇到的问题,能有效提高种鹅的产蛋性能,并能满足对鹅产蛋期间进行的性能测定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目前为止尚无用于种鹅育种的产蛋期种鹅单体笼,本实用新型为产蛋期鹅育种单体笼的首次设计与应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鹅育种单体笼充分考虑了鹅的体型大小、饮水和采食习惯,能够保证种鹅笼养状态下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
(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可上下调节的饮水装置和可前后伸缩的料槽,可以根据不同体型大小和不同饮食习惯的种鹅进行适当调节,有利于种鹅的生长发育。
(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集蛋槽,可以实现种鹅产蛋量的个体记录,并能够准确记录种蛋来源,从而在鹅育种过程中实现准确的系谱记载,能有效促进鹅育种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鹅育种单体笼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鹅育种单体笼前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鹅育种单体笼后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鹅育种单体笼侧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鹅育种单体笼顶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鹅育种单体笼底网示意图;
图中:1、笼体;2、水线;3、乳头式饮水器;4、前网及门;5、料槽;6、可调节螺钉;7、集蛋槽;8、顶网;9、后网;10、左侧网;11、右侧网;12、底网;1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8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鱼饵投料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车载吸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