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台阶及斜面的碳纤维轮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9835.7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连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海龙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阶 斜面 碳纤维 轮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轮轮毂,与轮胎(普通或真空胎)及辐条相互配合, 尤其涉及轮胎的轮圈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适用于自行车,雪地车,沙滩车,摩托车,汽车的轮胎的轮圈(轮毂),是 用来支撑整车的重量,让轮组在进行的过程中,拥有平衡的行动力,此外,刹 车系统也会通过C夹,V夹刹器等方式作用于轮圈,让进行中的轮组产生制动。
碳纤维轮圈重具有量轻,高刚性,冲击吸收性能好,速度快,抗压力强, 美观等优点。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碳纤维轮圈的结构是具有一个本体1’,本体1’的两 侧向上伸出侧边11’,两个侧边11’与本体1’形成胎槽10’,实际使用时轮胎是 装在胎槽10’中。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
侧边11’的外壁到本体1’的外壁是平滑过渡的垂直平面110’(也即与其对 称中轴线2’平行),在装配刹车片3’时,装配人员极易把刹车片3’装在轮圈的 侧边11’的边缘,也即靠近轮圈口部,在使用刹车过程中摩擦起高温,使轮圈与 轮胎结合部分发热变软,从而:1、轮圈口部即侧边上部分强度较软,轮胎在气 压下以及负重之下,使轮圈涨开,导致自行车轮损坏,影响骑行安全;2、轮圈 高温变软,由于内部受力点太集中也会使刹车受力变差,影响刹车效果,导致 骑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台阶及斜面的碳纤维轮圈,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 存在的缺点,使刹车时制动效果良好,轮圈不易涨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台阶及斜面的碳纤维轮圈,具有一个本体,本体的两侧向上伸出侧 边,两个侧边与本体形成胎槽,其特征在于:每个侧边的外壁分为侧边上部和 侧边下部两个部分,侧边上部和侧边下部形成台阶状结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 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相对的侧边下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胎槽底面为位于本体顶部的轮圈横杆的上表面;侧边下部的外壁与轮圈横 杆所对应的外壁平滑过渡而连接成一个平面,该平面与轮圈的对称中轴线形成 的夹角A是一个朝向本体底部方向的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轮圈和轮胎结合部分的外壁,也即侧边的外壁设置成台阶式落差,避免 了刹车片装配在轮圈边缘薄弱位置,解决了轮圈涨开的安全事故。
2、可以使装配刹车片部位处于轮圈横杆加强处,在刹车过程中,由于轮圈 横杆加强支撑的作用,左右同时受力,使刹车制动效果好,避免了刹车效果不 好的安全事故。
3、刹车片装配处轮圈本体和侧边的外壁制作成斜面(呈正三角形斜),使 左右刹车片对称朝向本体底部方向,根据力学原理使其刹车受力在分担给轮圈 横杆的同时,也分担一部分给轮圈轴心方向,使刹车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轮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台阶及斜面的碳纤维轮圈具有一个本体1,本 体1的两侧向上伸出侧边11,两个侧边11与本体1形成胎槽10,实际使用时 轮胎是装在胎槽10中。
每个侧边11的外壁分为侧边上部111和侧边下部112两个部分,侧边上部111 和侧边下部112形成台阶状结构,也即侧边上部111的外壁相对于侧边下部112的 外壁而言向胎槽10方向缩入,从而两个相对的侧边上部1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小 于两个相对的侧边下部112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本体顶部有一个轮圈横杆4结构进行加强,也即胎槽10底面为位于本体1顶 部的轮圈横杆4的上表面。
侧边下部112的外壁与轮圈横杆4所对应的外壁平滑过渡而连接成一个平面 110,该平面110与轮圈的对称中轴线2形成的夹角A,是一个朝向本体底部130方 向的锐角。
轮圈口部也即侧边11的外壁设计的台阶落差可以定位刹车片3位置,避免 刹车片3装得太靠近轮圈口部,如果刹车片3装得太靠近轮圈口部则由于轮圈 口部即侧边11部分强度较软,会涨开,制动效果不良。现在经过台阶结构定位 后,刹车片3自然安装时候对应于:侧边下部112的外壁与轮圈横杆4所对应 的外壁平滑过渡而连接成的平面110。这样,刹车时作用在轮圈上的力由轮圈横 杆4承担大部分,涨开的几率大大减少。
两个平面110的延伸面会在胎槽10上方的某处相交成一个锐角,也即两个 平面110形成的夹角A是一个朝向本体底部130方向的锐角,这样刹车时的力 也朝向本体方向,从而减少了轮胎横杆4承受的力,将力量分散一部分给轮圈 轴心方向,这样受力分散也降低了温度,进一步降低轮圈涨开的几率。这种结 构生产时碳纤维树脂流动性好,不易出现空洞、气泡,纱层密实,增加了强度。 现有技术这个平面是垂直平面110’,在与下方也即轮圈下半部分的外壁120’过 渡处会出现转折角度或台阶面,不平顺,而这种结构平面110与轮圈下半部分 的外壁120过渡平顺,外形一体设计,表面无台阶落差,圈面更平顺,公用碟 刹圈,外观更流畅更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海龙,未经连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9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汽车用半轴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分块式剪切型弹性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