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壳的照明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088.9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宁飞翔;张如意;梁占飞;廖晔;周文生;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照明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壳的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壳的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即发光二极管英文缩写。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等特点。
现有的汽车后壳率先实用PC+光扩散剂合成材料,透光率达到90%以上,透光亮度大且不刺眼,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低温、高稳定性等特性。但是目前的重型卡车在晚间发生故障,前面罩打开后,在没有外部照明的情况下,基本看不到前舱零部件,给终端客户维修车辆造成很大的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照明电路,解决终端市场在夜间维修车辆无法照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壳的照明电路,解决终端市场在夜间维修车辆无法照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壳的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电路包括后壳的四周设有LED灯带,且后壳的中部设有菱形的面罩。
所述的LED灯带的形状构成汽车品牌的标志。
所述的LED灯带的线束通过线束护套穿过后壳进入汽车的电控单元。
所述的LED灯带的外侧设有镀铬面罩。
一种汽车后壳的照明电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夜间打开后,发光光源形象地勾勒出品牌标识轮廓,提升产品形象及认知度;更进一步提升对行人及车辆的安全保护;行业内率先使用发光的品牌标识装置,解决了终端市场在夜间维修车辆无法照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壳的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面罩;2、LED灯带;3、后壳;4、线束护套;5、镀铬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夜间品牌辨识度不高、车辆前部面罩没有照明光源等缺点,基于电气化、人性化考虑,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后壳3的四周设有LED灯带2,且后壳3的中部设有菱形的面罩1。
LED灯带2的形状构成汽车品牌的标志。LED灯带2的线束通过线束护套4穿过后壳3进入汽车的电控单元。LED灯带2的外侧设有镀铬面罩5。
本实用新型结合LED光源、PC+光扩散剂等材料的技术特性,在满足终端客户的使用的前提下,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稳压电源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新型节能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