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Ka频段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317.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a 频段 波导 空间 功率 合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种Ka频段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模块,特别适用于作通信信道的功率放大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Ka频段固态器件自身半导体物理特性的影响,目前还难以研制大功率的Ka频段固态器件。为了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需要采用功率合成的方法将多个功率器件集中在一个功率合成放大器中;另外,采用多个功率源进行合成还能在一个或几个源失效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继续降额工作。
目前,在Ka频段应用最多的功率合成技术是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Ka频段电路合成传输损耗较大,较多路数的合成时功率合成效率较低;而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既能有效地解决各个功率单片的散热又能提高多路合成时的功率合成效率,更适合应用于Ka频段产生较大的整机输出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Ka频段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器,具有合成效率高、频带宽、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Ka频段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器,包括三个由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分块1、中分块2和下分块3;所述的上分块1与中分块2扣合后二者之间形成完整的且与外部环境相通并依次连接的输入波导30、两个独立的上射频链路安装腔21、输出波导负载33,所述的中分块2与下分块4扣合后二者之间形成完整的且与外部环境相通并依次连接的输入波导负载31、两个独立的下射频链路安装腔23、输出波导32,
所述的输入波导30与输入波导负载31相通形成输入波导H面功率合成器26以将一路信号分配为多路,所述的输出波导32与输出波导负载33相通形成输出波导H面功率合成器27以将多路信号合为一路;
输入波导30通过一分二输入T形结28与两个独立的上射频链路安装腔21相接通以将一路信号分为两路信号,两个独立的上射频链路安装腔通过二合一输出T形结29与输出波导32相接通以将两路信号合为一路信号;
输入波导负载通过一分二输入T形结28与两个独立的下射频链路安装腔23相接通以将一路信号分为两路信号,两个独立的下射频链路安装腔23通过二合一输出T形结与输出波导32相接通以将两路信号合为一路信号;
在每个上射频链路安装腔21中和每个下射频链路安装腔23中均设有微带探针和功放芯片,微带探针与功放芯片通过金丝键合相联结,微带探针设置在功放芯片两侧并分别与延伸至输入、输出T形结28、29中相耦,微带探针与输入T形结形成输入波导微带过渡,微带探针与输出T形结形成输出波导微带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上分块1、中间分块2与下分块3通过销钉定位并利用螺钉紧固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上射频链路安装腔21内设置的功放芯片与上分块1相连,下射频链路安装腔23内设置的功放芯片与下分块3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分块1与下分块3相背的两个面上各安装有一个功放电源板24;上分块1上的功放电源板与通过绝缘子与上射频链路安装腔21内的功放芯片相连接,下分块3上的功放电源板与下分块3通过绝缘子与下射频链路安装腔23内的功放芯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波导微带过渡和微带波导过渡都由石英介质基板微带探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带探针为石英介质基板微带探针。
进一步的,所述的功放芯片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消除电源干扰的旁路滤波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波导30、输出波导32、输入波导负载31和输出波导负载33内都带有用于实现阻抗匹配的阶梯凸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功放模块的输入、输出均采用具有隔离度的波导H面功率合成器,使得该模块具有较好的输入、输出端口驻波特性;波导H面功率合成器两输出支路之间相位差为90°,通过对称的设计实现了一种平衡放大器,进一步改善了功放模块的端口驻波特性,方便基于该模块继续进行功率合成。
该功放模块中的四个功放芯片采用立体分布的方式,在方便模块内四个功放单片散热的基础上,提高了功放模块的输出功率密度。
波导H面功率合成器采用矩形阶梯台阶实现阻抗匹配的方式,方便输入、输出波导H面功率合成器的加工。
波导-微带过渡探针采用石英作为介质基板,基于薄膜的加工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微带探针,减小了波导-微带过渡的插损;石英介质基板不易产生形变,使得该模块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